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2/3頁)

江漢平原被開發得較早,經濟較為富庶,商人挺多。

秦國的商人也喜歡從漢水南下,在江漢平原上做完生意之後,通過直轅三隘前往楚國。

秦國原本以楚國插手王位爭奪,參與刺殺太子子楚為由禁止秦國商人與楚國經商。

當子楚看到楚國生亂後,就“施恩天下”,不僅出台了一系列厚待宗室的政策,安撫因他被刺殺一事而緊張的朝堂,也重新允許秦國和楚國的民間交流。

王翦就守著這三處關隘收過路費,安靜地養起兵來。

給李牧當副將的時候,王翦學了許多李牧屯兵養兵的本事,現在正好用起來。

不然李牧帶兵打仗能自給自足,自己總向秦王要錢要糧,顯得自己很沒有本事。

王翦現在心裏已經與李牧比起來了。

王翦攻占直轅三隘後,李牧也停止了出兵。

他此戰沒給秦國占領多少地,只占領了長江北岸的幾座城池。但天下無人敢說他此戰沒有收獲。

有本事的將領猜出李牧些許意圖,就拍著大腿感慨趙王愚蠢,居然將此將送與秦王;沒本事的人猜不出李牧的意圖,便閉著眼睛吹噓李牧,反正他們都知道李牧出戰必有所圖,吹就是了。

至於王翦那一戰,意圖倒是很明顯,不需要胡吹了。

楚王和景昭二氏的主事者一得到直轅三隘失利的戰報,立刻掛起了免戰牌。

本來他們想再打幾場,勉強分出個勝負後再談判,好決定誰分得更多的利益。現在雙方勢均力敵,若在這個時候談判,那恐怕誰都討不了好。

但情況已經不允許他們慢慢來了。即便楚王還在猶豫是否停手,魏、韓、趙、燕、齊國君都派來了使臣,希望楚國停止內戰。

他們不僅派遣了使臣,還派遣了聯軍駐紮在楚國邊境,大有楚國若繼續,他們就要攻打楚國的架勢。

廉頗也在楚國邊境屯田。

他徹底滅了周王室後,本來準備回鹹陽拜見新秦王。但子楚發詔令讓他帶領五萬人繼續在楚國邊境屯田,不需要回來。

廉頗想了想,行吧。反正他也不想回去拜見那個被他揍過的秦王,太尷尬。

子楚在朱襄那裏當賬房先生的時候,常被藺贄和朱襄帶壞,做些讓長輩難以忍受的事。藺相如脾氣好,大部分時候都只是訓斥。廉頗那暴脾氣,上前就是挨個兩腳,把這三個小輩踢得滿地打滾。

廉頗抱著手臂,沉著臉想,自己居然把秦王踢得滿地打滾,同輩哪個將領能做到這一點?

白起都做不到。

“沒比過白起,李牧和王翦又起來了。”廉頗想起李牧和王翦的戰報,不由苦笑,“廉頗老矣,廉頗老矣,唉。”

他身後也已經年老的家丁廉原也跟著苦笑不已。

他也覺得將軍已經老了,該回鹹陽養老了。

為秦國打下韓國多座城池,又滅掉東周國自立的代天子,將軍在秦國也是有不菲的戰功,可以回去安心養老了。

可將軍就是不肯服老,非要繼續待在戰場。

秦王也是,他就不能下詔讓將軍回去嗎?

“廉頗雖老,也強六國宵小之輩遠矣。”廉頗感慨完之後,放下手臂道,“哼,居然想嚇唬我,走,跟我去嚇唬回來。”

廉原嘆氣:“唯。”

是年十一月,廉頗星夜出兵,奇襲駐紮在楚國邊境的五國聯軍,俘虜斬首近萬人,迫使五國聯軍營地退卻五百裏,不敢再西望秦國邊境。

原本五國聯軍在威懾楚國的時候,也挑釁秦國,故意駐紮在廉頗營地不遠處,時常騷擾廉頗。

魏、齊、韓、燕四國帶兵將領感慨,老將廉頗還是如此勇猛。趙國主將則一直沉默,趙軍的士氣也很低。

廉頗雖然已經離開趙國近十年,趙國庶民可能都換了一代人了,但趙人仍舊口口相傳廉頗的名聲和冤屈。

趙軍中許多年輕兵卒都聽著廉頗的傳說長大,現在他們直面了廉頗,心中滋味難以描述。

趙國的保護神信平君,已經成為秦國的信平君,快十年了。

廉頗也看到了趙國的旗幟,他心裏唏噓了一會兒,打馬回營地,沒有太多感慨。

“瞅什麽瞅,叫你們瞅!現在看你們該敢不敢瞅。”廉頗嘀咕,“把俘虜都送到南秦種田去。朱襄和政兒又該去南秦了吧?不知道我送給他的工匠,他收到沒有。去南秦好啊,聽說那毒婦當秦王後了?早點去南秦,免得她給朱襄和政兒惹麻煩。”

……

“王後讓朕去見她?”嬴小政放下手中書卷,看著前來傳話的宮人冷笑。

宮人垂首。可能是宮殿裏爐火太旺,他臉上不斷落下豆大的汗珠。

“君父和舅父都再三叮囑朕,不可私下與她見面。”嬴小政慢悠悠起身,捋了捋衣袖。

宮人撲通跪下,臉貼在地上道:“小的這就回稟王後,太子事務繁忙,暫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