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重騎兵糧草(第2/2頁)

王翦聽到重騎兵後很興奮,組建重騎兵時就頭疼了。

能披甲的壯士和駿馬都要精挑細選不說,要讓馬和人有作戰能力,披得上甲,普通的夥食做不到。

駿馬每日草料消耗量是其他戰馬的兩倍,而且每日都需要按摩;披甲的戰士每日食量大增不說,甚至必須要葷腥,否則根本無法扛著重甲戰鬥。

想想這一千重甲騎兵的夥食,王翦感覺自己的頭發要向朱襄發展了。

他終於明白,朱襄為何說現在重甲騎兵才能出現,又為何說只有目前只有秦國能養起這支重甲騎兵。

不是只有秦國養得起,是只有朱襄在的秦國養得起!

子楚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心裏對朱襄故意嘲笑他的氣消了一些。

他撫摸著披甲的馬匹,道:“不知道將來秦國統一天下之後,能養得起多少重騎兵。一萬?十萬?”

朱襄道:“可能連一百都養不起了。”

子楚愕然:“啊?”

朱襄道:“重甲騎兵是攻城略地的利器,但天下統一之後,戰爭就暫時不必要了。比起去掠奪那些還未開發的地,還是如何治理已經得到的地,讓天下真的變成秦的天下最重要。那時候的秦國沒有錢養重騎兵。”

子楚道:“那也不能荒廢……”他開始心疼了。

朱襄道:“那就在北邊留一點重騎兵,去搶胡人的牛羊吃。”

王翦立刻道:“好主意!我到時候就去北邊!”

什麽享福,他不享了!每日領著這些重騎兵去草原掃蕩,不是更威風嗎!

朱襄哭笑不得。歷史中的你將來是想當富家翁啊,現在怎麽要在邊疆吃黃沙吃一輩子了?

可能因為王翦現在還不老吧。

重甲騎兵對封建時代的將士而言,大概就像是後世軍迷們看著小航母小飛機小坦克小東風流口水,這就是浪漫吧。

朱襄起了個頭,王翦迅速就領悟了重甲騎兵該怎麽練、怎麽用。

朱襄本以為自己還要給王翦當一段時間門的“指導員”,結果很快就沒自己的事了。

他便拄著竹杖,頂著草帽,披著蓑衣,在山城間門攀爬,踏遍交通要道和長江航道兩側小城村落,實地探查這一片秦國能控制的巴郡情況。

李冰也繼續丟下蜀郡的事,興致勃勃在長江航道上觀察測量。

治水是整個系統的事,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雖然巴郡的水流與蜀郡影響不大,但看著長江天險,李冰那一顆水利專家的心就不由怦怦直跳。

他想,能不能修築一個堤壩把長江水攔起來,讓天險變通途?

李冰知道自己是癡心妄想,但忍不住癡心妄想。

若能建成這樣一個水壩,長江航道從此暢通無阻,巴郡蜀郡都能從中獲益,再不復閉塞。

“即便巴郡少田,守著這一條水道也能養活一郡人吧?”李冰對朱襄道。

他看水,朱襄看地。

朱襄聽了李冰的話,沉默了一會兒,眯著眼笑道:“會有那麽一天。”

李冰道:“會有那麽一天嗎?那真是太好了。”

即便知道長江天險非人力可為,但朱襄說會有那麽一天,李冰就相信。

李冰站在山崖上,雙手拄著竹杖,低頭看著山下狹窄水道上的驚濤。

他的眼中滿含期盼。

朱襄想,該把此事記下來。如果能流傳兩千年後,說不定三峽大壩建立後,會在這裏為李冰立像,讓李冰看到他曾暢想過的壯舉。

“朱襄,我該回蜀郡了。”李冰對朱襄道。

朱襄道:“保重。注意身體。”

李冰笑道:“好,你也是。”

李冰離開了巴郡,回到蜀郡,繼續為修築水利忙碌奔波。

都江堰分水壩修好後,還有其他水渠、水壩需要修建。李冰想讓整個成都平原都變成一片沃土。

李冰離開後不久,李牧的信送到,罵了朱襄和子楚一頓,讓他們趕緊滾來吳郡。

巴郡有王翦在就夠了,朱襄和子楚本來就應該去吳郡,與他和藺贄商量亂楚核心之事。

子楚這個秦太子代秦王巡視南秦,怎麽留在巴蜀就不走了?黔中郡、南郡和吳郡的士人都等著,子楚再不出現,南秦真的可能會生出亂子。

雖然南秦三郡郡守都在等著看南秦出亂子,好把蟄伏的人拉一起揍了。

……

“秦太子若亡故,公子政很難繼位,長平君身為太子妻弟定也會遭遇危險。”春申君對楚王道,“鎮守南秦的大將李牧與秦太子、長平君私交甚厚,也可能會被新王忌憚。這是我們的機會。”

楚王猶豫:“可是秦太子真的遇刺了嗎?”

春申君道:“太子子楚定是真的遇刺,否則秦王不會廢公子子傒。只是太子子楚傷勢究竟如何,還不得知。我請出使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