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2/4頁)

可惜嬴小政不是小狗,而是一條狼崽子,當即對藺贄亮出了牙齒和爪子。藺贄立刻縮手,以免被抓咬。

“等朕當了秦王,藺伯父你敢摸我的腦袋,我就罰你去戍邊!”嬴小政威脅道。

藺贄笑道:“等你當了秦王,頭發早已經束了起來,我才不摸,手感不好。”

嬴小政現在就想送藺贄去戍邊。

藺贄逗弄人向來見好就收,無縫切換說正事模式。

“秦國為了滋生人丁,命令一戶多子必分家,否則會被懲罰。”藺贄笑道,“懲罰不如以利驅之,如今天下荒地繁多,人丁稀少,何不以人丁分田?”

藺贄拿出的新田律,與魏晉到隋唐之間的均田制類似。

三國時天下人口銳減,荒地連天,無人耕種。為了應對人丁少、荒地多的局勢,統治者執行均田制,將女子、奴仆甚至耕牛都分了田地,並以田地分徭役。

此舉雖然給了庶民田地,但徭役也十分沉重。

藺贄的新田律沒有奴仆和耕牛分田,只分男丁女丁。女丁分田為男丁一半,每年服徭役的時間也為男丁一半。

為了鼓勵女子生育,除了封建時代本來就有的孕婦不服徭役之外。無論男女,只要有一子存活的前提下,女子再生子時,免五年徭役。

藺贄本來想給些獎賞,但算了算天下已定後人口增長的速度,便吝嗇了。

秦國徭役繁重,且常常遠距離服徭役,光是路費就能壓死幾個庶民。免除生育女子五年徭役,足夠庶民積極生育。

新田律本質上仍舊是割韭菜,只是先讓韭菜長起來。若養韭菜花費的東西太多,超過了韭菜生長的價值,這田律就是失敗品。

藺贄算得很準。

“那六國舊貴族該如何?”嬴小政問道,“我不願讓他們把持地方。”

藺贄道:“若服從秦國,就核實他們現在有的土地,將他們遷徙到未開荒的地方,將荒田足量補給他們。楚國吳起變法便是如此做的。他對楚國未曾犯錯的舊貴族就可如此,臣服於秦國的非秦國貴族想來也不會有意見。”

無論幾等的田地,皆等量補成荒地,讓他們自己帶著奴仆和家臣去墾荒?嬴小政眉頭抖了抖。

藺伯父真的修老莊?他真的不是法家的傳人?藺伯父是不是還要告訴他,曾經獲得過吳起、商鞅的書卷,所以自學法家成才,也算法家傳人?

“不錯。”嬴小政點頭,“很好。”

藺贄道:“你要找個好借口,可不能直接遷。這種事交給儒家弟子。”

嬴小政道:“荀翁會生氣。”

藺贄無奈道:“誰讓你找荀子?那李斯和韓非不就是儒家弟子?”

嬴小政:“……”

哦,藺伯父口中的儒家弟子,是指儒家的弟子啊。

“好。”嬴小政道,“那如果六國舊貴族不服從秦國統治呢?”

藺贄給了嬴小政一個“你傻啊”的眼神:“政兒,不服從秦國,就是秦國的敵人,是罪犯。你該怎麽做就怎麽做。就算要大赦天下,也得先罰了再說。”

嬴小政道:“罰沒家產,直接戍邊?”

藺贄道:“你看那秦國、趙國、燕國的長城都在一條線上,為了抵禦胡人南下,不該連起來嗎?”

嬴小政:“……”雖然夢境中的大嬴政真的修了長城,但這話從藺伯父的嘴中說出來好奇怪啊。

藺贄道:“如果你不忍心,你看百越之地這麽好的地,全長著荒草野樹,你可以讓他們舉族遷徙到百越之地,幫百越重歸中原。”

嬴小政:“……嗯。”

藺伯父,你出這樣的主意,不怕將來被刺殺嗎?

好吧,就算不出這個主意,估計自己身邊這群人都難以避免被刺殺。

“我會找個好借口。”嬴小政道:“李斯和韓非最近疏於讀儒經,該讓他們多溫習功課。”

藺贄道:“年輕人就是喜新厭舊,不愛遵循長輩的教導,總以為自己更聰明,偏愛離經叛道。殊不知先賢畢竟是先賢,聖賢書中的道理研習透了,才能走自己的路啊。”

藺贄搖頭嘆氣,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嬴小政欲言又止。

他相信,藺伯父口中的先賢如果聽到了這一席話,或許並不會感動。

嬴小政繼續看藺贄寫的田律,特別是如今和他夢境中田律都沒有的部分。

比如女子成親時,若在本村,田地與夫家相合;若嫁於外地,田地可租賃出去,不與夫家相合。無論哪種,女子離異時,都能向官府請求,帶回自己的田地。

嬴小政道:“這樣為了以防麻煩,恐怕男女成親都更傾向於本村和鄰村。”

藺贄道:“就是讓他們傾向於本村,減少官吏統計人口的麻煩。”

嬴小政點頭,又問道:“將如今已經差不多成慣例的軍戶寡繼承田地之事落實?即便無子無女也能繼承?這恐怕會引來一些人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