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墻上楚地圖(第4/6頁)

嬴小政不服輸道:“舅父先別說話,讓我想一想。”

嬴小政從椅子上跳下來,走到地圖旁仔細觀摩,回想朱襄等人之前說的話,推測李牧、王翦和韓非的意圖。

朱襄笑著搖搖頭。

嬴小政的腿已經不短了,但還是習慣從椅子上跳下來,真是過分活潑。

將來他當秦王後,可別也從王座下蹦下來。荀子若能活到那個時候,看到這一幕,恐怕會打斷自己的腿。

“朱襄,你就是這麽教的政兒禮儀?!”

是的,打斷自己的腿,而不是政兒的腿。朱襄腦海裏浮現出荀子暴怒的臉。

“政兒,舅父給你一個提示。”朱襄道,“楚懷王被騙後大怒,舉國攻打秦國,先大勝後大敗,最後在藍田徹底戰敗,不得已只能前往秦國求和。”

嬴小政背著手皺著眉頭,看向地圖上的藍田。

半晌,嬴小政道:“楚懷王攻打秦國時,秦國本來難以抵擋,後遊說魏韓趙三國趁著楚國國內空虛,攻打楚國,讓楚國首尾不顧……”

嬴小政頓了頓,然後眉頭舒展,朗聲笑道:“原來如此,魏韓趙攻打的江淮一帶,是楚國封君雲集之地。”

李牧欣慰地點點頭。

嬴小政看著老師的肯定,順著這個靈光梳理下去。

“楚國與周一樣,楚王決定出兵,封君帶著自己的軍隊一同出擊。魏韓趙攻打封君的城池,比起一口氣攻滅秦國,之後不知道是否能賞賜多少城池,他們更擔心自己的封地。所以楚王想進,他們想退,楚國攻勢放緩,士氣低落,導致藍田慘敗。”

“藍田敗象初顯的時候,封君就立刻以此為借口撤兵,才導致楚王慘敗。”李牧補充道,“此時有很多封君將領出兵只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封地。”

秦昭襄王的舅舅便是如此。

封君攻打的臨近自己封地的城池,就屬於自己的封地,不屬於封君的國家。

嬴小政道:“若我們只出兵攻打某幾個封君,或許楚王不會出兵相助?”

李牧道:“政兒,再想想,想想我最擅長什麽。”

嬴小政本想說“水戰”,但話快出口的時候,他將話咽下,多思考了一會兒。

老師擅長的是水戰嗎?當然。

但老師最擅長的是水戰嗎?當然不是!老師是在雁門郡打匈奴成名!最擅長的是平原騎兵奔襲戰!

嬴小政深吸一口氣,不確定道:“老師,你該不會想派出幾支騎兵,分開騷擾不同封君城池,讓他們首尾不顧,引發混亂?”

李牧微笑道:“政兒能想到這一點,可出師了。”

嬴小政先揚起得意的笑容,然後想起自己要喜怒不形於色,忙把笑容壓下,板著臉道:“但這樣對我們有何好處?”

李牧道:“我只負責看到戰機。至於有什麽好處,就看朱襄如何想了。”

朱襄問道:“政兒,還要不要再想想?”

嬴小政虛著眼睛道:“不想。”

他回到椅子坐好,擡了擡下巴,示意舅父趕緊說。

朱襄失笑,說起自己的意圖。

他此次是貿易戰和侵襲戰並用,並要輔助看上去仿佛是在正面進攻的戰役。

“巴郡少田多兵,蠻人兇狠。蜀郡只要給巴郡提供足夠的糧食,就能從巴郡組織一支蠻軍從楚國側腹攻打楚國,楚國國都陳都在楚國西部,若巴郡出兵攻打楚國,楚王一定會十分緊張,召集封君前往相助。”

“正面攻打,以廉公和王翦帶兵最善。”

“待楚軍調集之後,李牧將騎兵用舟師運往江水南岸,占領江水南岸港口,然後攜帶幹糧長途奔襲……”

朱襄想了想,看向海岸。

“也可以從海上出兵,或者兩管齊下,在兩邊都設立據點。楚國如今的腹地幾乎全是一馬平川,騎兵暢通無阻。”

李牧道:“只攻城,不守城。”

朱襄點頭:“對,以……”

他咬了咬牙,道:“以殲滅和擾亂敵人為主。”

李牧道:“楚國封君肯定會想退兵保住自己的封地,而楚王不會讓他們退軍,因為他們退軍,自己可能就是下一個楚懷王。”

“這時就該蔡澤和藺禮出馬,讓他們鼓動楚國封君自立。”朱襄道,“他們的封地沒了,即便楚王保住了楚都,與他們何幹?”

韓非道:“無論他們、是否自立,只要傳聞他們、自立,就足夠!”

韓非握了一下拳頭,道:“總會有封君,自立!”

李斯努力轉動腦子,跟上眾人的思路,道:“貿易戰也能讓楚王和封君產生隔閡。此戰最好是等貿易戰起到一定效果之後再做。”

呂不韋接著道:“沒錯。先讓他們改糧為棉麻,又將庫房裏糧食全換做棉布和其他貴族享受的物品,這樣再出兵,他們就沒有足夠的兵糧,會亂得更快。”

“楚王應該不會購買太多棉布,或許楚王有糧,封君沒有。”李斯繼續道,“楚王一定會以兵糧為威脅,讓封君不準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