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2/6頁)

嬴小政擡起下巴:“東甌王不配和朕商談!”

“那呂不韋?”朱襄問道。

嬴小政冷哼了一聲:“便宜他了。”

雖然討厭呂不韋,但需要用上呂不韋的時候,嬴小政還是很聽勸。

朱襄道:“雖然你不願意和東甌王直接商談,但也應該想一想秦國在這次商談中獲得什麽利益,好讓呂不韋去實現。”

嬴小政問道:“舅父認為我們應該獲得什麽利益?”

朱襄笑道:“一起想,然後我們交換紙條。要不要讓李牧也寫一張紙條?”

嬴小政點頭:“好!”

舅甥二人找到李牧一同玩這個“遊戲”。

李牧在紙條上寫了要在港口附近劃一片地方安營紮寨,進行固定補給。

嬴小政攤開紙條,除了李牧寫的,還有要一筆秦軍耕種的勞務費。

朱襄攤開紙條,上面寫著“李牧將軍和公子政說得對!俺也這麽認為!”。

李牧和嬴小政:“……”

李牧對嬴小政道:“政兒,我幫你制住朱襄,你揍他。”

嬴小政握緊拳頭:“好!”

朱襄立刻逃跑:“喂喂,你們至於嗎?哎喲!你們還來真的啊!”

李牧把朱襄按住,嬴小政給了朱襄的背幾下拳擊,朱襄“嗷嗷嗷”叫著嬴小政不孝。

三人鬧了一陣子,嬴小政剛洗好的身上又冒出了汗珠,李牧和嬴小政才放過朱襄。

朱襄被揍之後才拿出另一張紙條,上面除了前一張紙條上寫的話之外,還有一個建議,讓東甌王將協同秦軍耕種時,與秦軍有過交流的奴隸送給秦軍。

嬴小政和李牧都很疑惑,不明白朱襄此舉的用意。

朱襄道:“當東甌王將秦軍從田地中送走之後,這些與秦軍交流過,出現心思浮動的奴隸大約是會被殺死的。我們向東甌王索要這些奴隸,他很大概率將人送給我們,做個人情。”

嬴小政嘆氣:“舅父,你又濫發善心。”

朱襄笑道:“不是濫發善心。要攻打東甌,還得用東甌的人。”

嬴小政皺眉思索,李牧這個身經百戰的人已經反應過來。

“我在雁門郡的時候,就曾收編青壯胡人為騎兵。胡人善騎射,熟悉地形,通曉草原語言,若能完全收服,用處極大。”李牧道,“那些奴隸本來會被處死,朱襄……秦軍將其救下,他們一定會效忠秦國。”

嬴小政眉頭舒展:“聽說越人好勇鬥狠,說不定能練成一支強軍。”

朱襄道:“這群奴隸心思靈活,如果能好好培養,說不定能取代東甌舊貴族成為這一片地區新的貴族。”

想短時間內將東甌收服是可能的事。就像是現有土司制度之後才有改土歸流一樣。現在百越絕大部分底層民眾都十分愚昧,他們已經習慣自己被剝削的生活,在宗教和習俗雙重壓迫下視“族長”為神靈的代言人,不敢也不願意歸服秦國。

這一點,朱襄前世剛建國的時候鏟除少數民族地區農奴制時已經有足夠多的先例。

要改變這一切,首先要從物理上將舊貴族打服,然後一邊讓底層民眾接受新的思想,一邊給底層民眾分田。

現在朱襄還不敢涉及分田一事。分田恐怕要等秦國統一天下,擁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巨大功績的秦始皇才能推行。

改變思想,也無法用後世那一套。因為這時候的人比那時候愚昧,而士人們沒將底層民眾當人,不會耐心地教導他們。

封建時代對“愚昧平民”的思想統一,就靠著移民、經濟往來等潛移默化和強行推行政令並行。

先培養一群東甌原奴隸,讓東甌的奴隸們看到他們到了秦國可能會因為軍功成為貴族,秦國就打開了讓東甌秦國化的口子。

嬴小政和李牧就這件事熱烈地討論起來,然後他們找到其他官吏,與他們一同為這件事查缺補漏。

朱襄起了個頭,沒有跟進。

他趁著這件事還沒有談妥,繼續與秦軍一同下田。

東甌沿海平原的人多在海上討生活,他們夏季常穿短袖短褲,頭發也不是一直披著,有時候會在腦後梳一個發髻,只是不戴冠。

為了驅趕水中惡獸,他們會在身上刺上蛇、魚等鱗片文身。若是貴族,常常在身上刺上龍紋。

天氣越來越熱,秦軍熱狠了,也換上了短袖短褲。

朱襄雖改了改衣服樣式,更便於下地耕種,但仍舊穿著長袖長褲,耕地時,就將衣袖和褲腿紮緊。

他這樣是防止蚊蟲叮咬和……血吸蟲。

整個長江以南水網密布的地方,全都是血吸蟲重災區。

朱襄帶足了防護用的藥,比如大蒜和南瓜子,還制備了高度酒精,每天晚上休息的時候都會在身上擦一遍大蒜素,然後服用生南瓜子。

長袖長褲也能起一定的防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