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糖醋鱸魚花(第4/6頁)

朱襄從好感度系統中得知平原君趙勝離世之後,就一直想送吊唁的禮物。

只是趙國秘不發喪,他不好說自己為何知道平原君離世了。

藺公是真的給他托夢了,總不能說平原君也給他托夢?所以他在秦王得知平原君離世的時候,才送出吊唁的禮物。

這一來二去,待他禮物到達的時候,秦王柱都要出孝期了。

朱襄本想直接將禮物寄給平原君或者平陽君,但轉念一想,他一個秦國重臣給趙國宗室寄禮物,他倒是無事,恐怕趙國貴族又要說三道四,連累平原君和平陽君。

正好信陵君在趙國,又是平原君妻弟,他便將禮物送到信陵君府上,請信陵君轉交。

同時,他也有很多話想與信陵君說。

信陵君將這封簡短的信交給平陽君後,自己親自出門迎接朱襄派來的使臣。

朱襄身邊的仆從不多,一直用秦王的人。這次他難得讓家中寥寥無幾的仆從親自走一趟。這個仆從見過信陵君和平陽君,雖然信陵君和平陽君都不記得他了。

仆從打扮得就像是一個商人,十分低調。

他奉上禮物和另一封厚厚書信後,就不再說話,只在信陵君提問的時候回答。

他這一番言行,表現出朱襄的誠意——朱襄是以友人身份派人來吊唁,與秦國無關。

朱襄送來的禮物除了符合當時禮節的貴重物品之外,還有南瓜種子和種植方法。

這是他給秦王柱打過報告之後,秦王同意的行為。

南瓜能救荒,但不能久放,還不好運輸,既能救趙民,又很難成為趙國軍糧。所以秦王柱願意賣這個好,給自己刷一下仁義的名聲。

秦國正式準備打天下,秦王柱與秦昭襄王不同,他對荀子“仁義之師”的話較為認可。如果能刷一點好名聲,讓秦軍拿下六國時少遭遇一些困難,為什麽不刷?

刷名聲又耗費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可以與備戰並駕齊驅嘛。

朱襄在信中委婉地說到了這一點,將南瓜的優劣處都說了出來。

平陽君在兄長去世之後,難得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情。

“他還是以前那個朱襄,沒有改變。”平陽君趙豹想起曾經與朱襄那些不太好的過往,看著南瓜種子的眼中泛起淚意,“即便已經是秦臣,他也記著趙國的庶民。”

信陵君道:“立場區別,不改變我與他的友誼。來看看他勸了我什麽。”

信陵君讓人安排朱襄派來的使者住下,將其他禮物全部交由平陽君,只拿出了朱襄那封厚厚的信。

平陽君很擔心朱襄會遊說信陵君入秦,便借口想多得知朱襄的消息,也厚著臉皮留了下來。

信陵君沒有拆穿,但沒有將自己的信給平陽君看。

他只是告訴平陽君,自己絕對不會入秦。

“因為秦國下一個目標,定是韓魏。”信陵君神情冷淡道,“魏國不要我,我還是魏公子。”

平陽君伏地作揖,心中難受不已。

信陵君來到很久沒有去的書房,點燃蜜燭,神思恍惚了一會兒,才拆開朱襄寫的信。

朱襄直來直去,沒有過多寒暄,說起自己入秦後的一些趣事。

比如對方士的不滿,比如李冰治水,比如自己南下種田。

他在信中沒有寫機密的事,所訴說的事信陵君都已經知曉。他只是從當事人的身份,對這些事進行了詳細的主觀描述。

比如對戰方士,他沒有用什麽神異手段,只是拆穿對方戲法。

還有與李冰開山鑄造堤壩時,朱襄隱藏了火藥,但把用熱脹冷縮讓巖石裂開的事寫了出來,然後抱怨根本沒有什麽妖獸擋路。

伐山破廟也是,就只是剿滅一些借由宗教而起的壞人,沒有什麽神靈妖魔出現。

“我的武藝泛泛,荀子常常罵我朽木,我哪有那個本事去斬殺妖獸惡神。”

信陵君失笑。

他還真信了朱襄有這個本事,原來真實情況如此“樸實”。

外界以訛傳訛,讓朱襄這個老實人自己聽著都有些尷尬了。

魏無忌和朱襄只是一面之緣。但有些友誼,就和一見鐘情一樣,只一面便能讓人記一輩子。

魏無忌知道自己對朱襄是這樣。現在朱襄回應了他,他很高興。

可惜秦王不會讓朱襄離開秦國,他也不會入秦。他與朱襄大概永遠不能再喝一場酒了。

朱襄信中的趣事讓魏無忌的心情輕松不少,戒備也放下不少。

畢竟他厭惡秦國,朱襄又是秦王寵臣,他雖敬佩朱襄,也是有些擔憂秦王借由朱襄這封信做些什麽。

現在看來,朱襄確實很受秦王寵愛,秦王同意朱襄以自己心意寫信。

魏無忌見到的朱襄,是那個黑發中已經有了絲絲灰白,面容枯槁的“大賢朱襄”,還未見過那個活潑的朱襄。

朱襄這封信,讓魏無忌窺見了朱襄那層大賢光環下真實的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