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蓮子銀耳羹

朱襄摘掉草帽,拿著掛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汗:“吳郡的天氣真是熱得快。”

相和站在朱襄身後做護衛狀。聞言,他道:“這幾年的天氣有些異常,冬季變冷,夏季更熱。”

朱襄道:“過幾年會更差。”也到了這個時候了。

總體來說,秦漢時期的氣溫普遍偏高,是一個溫暖時期。在西漢時,河南都還能見到大象。

到了東漢末期,才會進入小冰河時期。

但這只是總體趨勢。

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到西漢建立的這幾十年間,氣溫有過幾次小波動。波動最劇烈的時候,恰巧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和楚漢相爭的時候。

天下大亂時往往伴隨著天災,所以儒家之後才有天人感應之說。

朱襄從農學家的角度出發,則認為兩者確實有聯系,但和天人感應沒關系。因為連年的氣候波動導致農作物大規模減產,百姓們活不下去,所以天下才容易大亂。

天下大亂往往伴隨著天災,是因為天災是激發天下動蕩的導火索。

秦王政繼位之後,秦國連年天災,每年都有地方出現大饑荒。每當饑荒的時候,秦王政就出兵攻打六國。打著打著,發現六國怎麽這麽弱,此時正好是統一天下的時機,便將天下推平了。

不只是秦王政這樣做,秦昭襄王在位時幾次對外大戰也和國內饑荒有關。

這個時空中,廉公攻打燕國也和趙國有關。

朱襄走了一會兒神,在溫熱的風差點吹飛他放在膝蓋上的草帽時,他回過神,繼續道:“為了應對接下來的危機,我得加把勁了。”

相和心道,朱襄公,你已經夠努力了。

就算農家人會在田間耕種,並希望天下權貴都下地耕種,自給自足。但他們也不像朱襄一樣,真的每日行走田間,與最低賤的庶民交流。

諸子百家無論根基是出自哪裏,眼睛都是看著上面的。包括墨家在內,目標最後都放在了做官上,希望國君封君能重用他們,好實現他們的理想。

這並沒有什麽不對。要實現理想,必須有權力地位。

朱襄也得到了秦王賜予的權力和地位。但他得到權力和地位後,就從教導藺相如封邑中的農人耕種,變成了教導整個秦國的農人耕種。

他好像改變了,又沒有改變。

朱襄這樣的做法,讓相和和許明這兩位諸子百家中代表最底層庶民利益的百家領頭人有些迷茫。

他們知道曾經顯赫一時的墨家和農家已經式微,幾乎已經從士人淪為工匠。哪怕墨家和農家中有做官者,但也和墨家和農家的思想本身沒有關系了。

他們跟隨朱襄,想從朱襄身上找到墨家和農家未來的出路。他們也確實從朱襄身上學到了許多,卻又更加困惑。

因為這樣的困惑,已經年過不惑的相和和許明拋下在鹹陽的高官厚祿,再次像一個學生和仆從一樣跟隨朱襄南下。

他們比朱襄晚走一個月,將各自身上的事交代妥當之後,才追隨朱襄而來。

朱襄正好在南郡耽誤了較長的時間,他們與朱襄同時到達吳郡。相和和許明便一直跟在朱襄身後了。

“朱襄公,未來氣候會更加異常嗎?”相和道,“是因為天下要大亂嗎?”

坐在河邊乘涼的朱襄先讓相和和身後的護衛都坐下後,才笑著道:“無論天下是否大亂,氣候該異常的時候都會異常。”

相和道:“朱襄公不虧師從荀子。”荀子就是宣稱天地如何,與人道無關。

朱襄道:“這一點很好證實。翻一翻史料,看看每一代君王統治時期出現過多少次天災,就能明白天災和人的行為沒關系。只是賢明的君王能夠消弭天災帶來的人禍,而亂世中的天災會造成更大的人禍。”

他把有點松開的白發解開,草草用手指梳理了幾下後,將白發重新束成高馬尾,然後用木簪子束好:“我們所能做的事,就是消弭即將到來的天災所帶來的人禍。”

相和問道:“如果天災與人道無關,朱襄公為何知道接下來天氣會更加異常。”

“只要觀測就知道了。”朱襄道,“你想學嗎?學了對你可能沒有多少好處。”

他沒有撒謊,雖然接下來會有氣候異常,是他通過前世的資料中得知,但氣候知識也確實能通過科學觀測得知。

比如知道地球公轉和自傳的原理,月球衛星運動軌跡的原理,就能解釋許多自然現象。

相和問道:“為何我學了沒有多少好處?”

朱襄笑道:“因為你可能就不相信神靈和大部分祥瑞了。”

相和也忍不住笑道:“如果只是這樣,朱襄公放心,我本來就不相信。”

墨家信鬼神之說,是因為他們認為鬼神之說能約束人的行為。這種相信和儒家一樣,是處於“敬”但不“順”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