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蓮子銀耳羹(第2/6頁)

也就是說,墨家人如果發現有鬼神害民,也是會舉起手中長劍的。

所以如果相和通過學習,發現某種鬼神不存在,那就不存在唄。

朱襄道:“好,你想學我就教你。”

現在給相和樹立正確的天文地理觀,將來或許對華夏自然科學發展有好處吧。

他不擔心現在推行日心說和星球說會被人燒死。華夏從來不會搞這一套。

漢時渾天儀的出現,就證明了這一點。

相和又笑了笑,然後臉上出現唏噓的神情:“跟隨朱襄公,總能學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朱襄拿著草帽扇風:“但還是無法解答你心中困惑,對嗎?”

相和問道:“朱襄公知道我心中困惑是什麽?”

朱襄瞥了相和一眼:“當然。每個學派的建立都有其強烈又明確的目的。墨家和農家都一樣,對不對,許明?”

一直沉默寡言,像一位老農的許明道:“是。”

朱襄一邊扇風,一邊看向波光粼粼的湖泊:“你們選擇了秦國,是因為秦國最可能統一天下。無論是農人還是工匠,都處於這個世間的最底層。天下動蕩的時候他們最淒慘,若要拯救他們,首先要天下安穩。”

“但秦國統一了天下,他們的生活可能比之前更好,但也好不到哪去。”許明的眼神古井無波,“我知道除了朱襄公之外,其他貴人不可能做到與農人同苦。我找不到路。”

相和道:“我也找不到兼愛的路。”

朱襄苦笑道:“別說你們,我也不知道你們口中通往理想的路是哪一條。別說你們,儒家法家道家也一樣。無論這世界再怎麽發展,總會有人高高在上。”

許明道:“無路可走嗎?”

朱襄本來沒打算和許明、相和說這一番話。但他發現這次許明、相和來尋他的時候,精神狀態很萎靡。

他們原本是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人。在趙國最不順利的時候,他們也顯得生機勃勃。

到了秦國,他們的地位更高了,生活更好了,現在卻顯得暮氣沉沉。

他們來尋自己,就好像是來尋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朱襄不忍心讓他們失望,但又不知道自己所說的話,是否能讓他們不失望。

朱襄猶豫了許久,道:“我是說,未來如果是這樣……”

他描述起未來的世界。

農業稅取消了,農村醫保也在推行,但農民仍舊有很多辛苦;小手工業者賣苦力能賺大錢,但也可能血本無歸,而且社會地位也可能不高……有一個國家,她並不完美,很多人都生活得並不開心,社會矛盾多得讓人卸載了所有社交軟件才能喘一口氣。

如果未來的華夏是這樣,你們會不會失望?

許明和相和聽著聽著,聽癡了。

朱襄身後的護衛都豎起了耳朵,脖子不由向前傾瀉,將朱襄並不洪亮、但很清晰的聲音納入耳中,一個字都不願意放過。

他們聽過很多人描述過對未來的願景。

許明、相和都曾經對弟子們描述過無數次自己心中未來美好的世界;

荀子也曾經與朱襄說過許多次儒家心目中的大同世界;

藺贄還曾經畫過他心目中老子所說的古代先賢的世界是什麽模樣……

但朱襄口中的未來世界不一樣。

這個世界好像並沒有那麽美好,充滿了瑕疵,但又充滿著他們不敢想象的瑰麗事物。仔細一想,哪怕加入了那麽多不甘不滿,陰暗之事也比比皆是,但居然比他們描繪的仙境更讓人向往。

朱襄草草說了自己的前世,拿出竹筒喝了一口水潤潤嗓子。

他摸了摸嘴唇上的水滴,再次問道:“如果我們拼盡了全力,千年後的華夏就是這副模樣,你們會從現在起失望,失去奮鬥的心嗎?”

許明和相和回過神。

他們伸出雙手,捂住臉。

“朱襄公,你會失望嗎?”相和哽咽道。

朱襄笑道:“不會。我會為了達到那個遙遠不可及的未來,做盡一切我能做到的事。即便我現在做的事,對一千多年後的未來,不過是小小的漣漪,甚至連漣漪都已經消失了。”

許明捂著臉,聲音顫抖道:“我也不會。這樣就夠了,夠了。真的是這樣,我就滿足了。”

相和道:“一千多年後的未來是這樣,再過一千年,一定會更好。”

朱襄站起身,重新將草帽戴上,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草屑。

“那就要看一千年多年後的人能不能秉承‘未來會更好’的理念了。”他對相和和許明伸出手,“我們看不到一千多年後,一千多年後的人也看不到未來。所以我們都在摸黑行走。”

所以我比他們、比你們都幸運。

相和和許明放下捂臉的手,將滿是眼淚的手與朱襄的雙手相握。

“朱襄公,為了你口中的世界,我需要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