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2/6頁)

李牧想起在養老的白公,臉上浮現譏諷的微笑:“朱襄曾經說,‘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王翦驚恐地看著李牧。他沒想過李牧會對他這個陌生人推心置腹,說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李牧半開玩笑道:“明白這一點,就放寬心建功立業,我會助你,武成君。”

王翦咬緊了牙關,起身走到李牧面前,抱拳道:“為何你會如此信任我?你不怕我將此事泄露出去?”

李牧道:“你是朱襄友人,所以我信你。”

王翦道:“只是這樣?”

李牧道:“只是這樣。你若與朱襄再熟悉些,就明白朱襄的識人之能。”

王翦面色古怪:“聽李將軍如此說,似乎只要朱襄新交了朋友,朱襄所有的友人都新交了一個朋友?”

李牧失笑:“你這麽說也對。”

王翦還是不理解:“但朱襄認識我不久,你們怎麽能如此信任我?朱襄又怎麽能如此信任我?”

李牧見終於露出“真面目”的王翦,笑著嘆了口氣:“朱襄能相人。雖然他自己不承認,但他一聽到一個人的名字,看到一個人的面相,就能把對方品行和成就猜得差不多。而且你是初次接觸朱襄,朱襄卻不一定是剛認識你。他早就關注你了。你不是知道他舉薦了你嗎?”

李牧透露了一個老秦王沒說過的消息:“朱襄收集了你與他人論兵的言論,以及你在戰場上的表現,還與白公範公等人討論過你。他不是毫無根據地信任你。”

朱襄若在這裏,能解釋得更明白一些。

雖然他信任王翦是因為王翦是歷史名人,但誰知道平行世界的歷史名人是不是都有才華,他不會因為史書中的言論,就偏信一個人。

何況史書只會描寫人的一個側面,說不定在史書之下,這個人與後世記載正好相反。

所以朱襄嘴裏嘀咕著集郵,其實沒有主動去接觸過誰。即便歷史名人和他相遇,他也是先了解了對方之後,才決定如何與對方相處。

比如李冰入蜀後才成為朱襄的友人,呂不韋現在都沒有成為朱襄的友人。

朱襄視王翦為友,是因為王翦得知是自己舉薦了他之後,雖然表面上沒有過多動作,但與他的好感度立刻飆升了兩心半。

王翦這樣表面上很矜持,心中卻牢記恩情的表現,才讓朱襄認為這人可交。

朱襄原本只是好奇王翦,搜集了王翦一些生平,確定王翦確實有才華,將其舉薦給秦王。私交是從現在才開始。

他不會告訴友人自己的評判標準,但友人都很信任他的識人之能。

李牧在心裏補充,再者,他們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就算朱襄偶爾看走了眼,新交的友人背叛了朱襄,他們也能立刻將那人揪出來碎屍萬段,不會影響到朱襄。

“這可真是……”王翦直起身體,深呼吸道,“我這才明白,朱襄公的友誼,可真貴重啊。”

李牧道:“確實如此。”

王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捋了捋自己鬢邊的發絲冷靜了一下。

“李牧,你們圍繞朱襄公集結成這麽穩固的團體,可曾想過秦王會忌憚朱襄公?”王翦冷靜道,“王不會允許這樣的團體存在。”

李牧道:“我知道。即便王知道朱襄沒有野心,也不一定能容忍這件事。但政兒是朱襄唯一的血緣後代,只要政兒能一直如此優秀,就沒有什麽可懼怕的地方。”

王翦反駁:“或許現在的王不會忌憚自己的曾孫,但太子柱呢?公子子楚呢?”

李牧笑道:“太子柱敦厚,公子子楚……你與夏同接觸久了,就知道夏同絕不可能忌憚朱襄。夏同或許不是我們的友人,但他一定是朱襄的友人。”

王翦沉默了許久,道:“我忠於秦國,忠於秦王。我或許會做出和你們不同的選擇。”

李牧道:“只要秦王志在天下一統,你與朱襄的選擇就不會不同,與我等朱襄友人的選擇也不會不同。平定這個亂世,需要朱襄。”

王翦又沉默了許久,然後無奈地嘆了口氣,苦笑著道:“的確如此。”

“你不需要立刻做出決定,就像是我現在也並未視你為友一樣。”李牧道,“之後相處的時間還很長。”

王翦道:“的確。”

“不過有件事我得提醒你。”李牧道,“不要視政兒為孩提。若政兒吩咐你做事,你應將政兒作為主君對待。”

王翦瞠目結舌:“政兒才幾歲?!”

李牧失笑:“你再和政兒接觸一段時間就明白了。聽我的,沒壞處。”

王翦扶額:“好,我聽。”看來要和朱襄公成為真正的友人,他得做足許多心理準備。

這可真是一個大挑戰。

“楚軍已經在對岸結陣,你要如何應對?”李牧開始說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