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3/4頁)

蒙武其實都有些想揍朱襄,但李牧說得對,他二人這力氣,就算再怎麽收著也可能把朱襄揍出好歹。揍朱襄的事,還是交給幾個長輩吧。

荀子手中的戒尺不知道會不會被荀子氣得敲斷,該給荀子多準備幾根戒尺。

“行行行,都是我的錯。”朱襄披上外套,“我終於可以出門了?”

“嗯。”蒙武道,“你肯定閑不住,接下來要做什麽,提前知會我一聲,我派人保護你。”

朱襄道:“不是什麽危險的事,就找人來寫些故事,不需要人保護。”

蒙武立刻道:“我在門外聽你說要寫凡人斬神的故事?給我也來幾個!”

“有,都有。”朱襄哭笑不得。

這個時代的人應該特別尊敬神靈,祭祀都特別用心,很相信鬼神之事。

可怎麽一說到斬神,他們都如此興奮?

看來華夏族向上天挑戰的習慣,又是刻在祖傳血脈裏的東西。

祖先真是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都隨隨便便往血脈裏刻。

“不過政兒,你不能這麽容易就被你舅父糊弄過去。”蒙武把嬴小政送回朱襄懷裏,不懷好意道,“你知道我見到他的時候,他有多憔悴嗎?如果不是強迫他休息了一段時間,你現在看到的就是一個骨瘦如柴,走路都搖搖晃晃的病弱舅父。你一定要好好懲罰他,讓他以後再也不準做這些會讓他有很重負擔的事。”

“啊?舅父都瘦得像阿父了?”嬴小政瞪圓了眼睛,“舅父!”

朱襄:“?”

對公子子楚了解不深的李冰:“?”

朱襄趕緊道:“我倒不至於弱到夏同那地步,政兒別信!”

嬴小政摟著朱襄的脖子使勁晃:“舅父!你怎麽能這樣!”

蒙武拉起不算很熟的李冰就跑,貼心地把門關上,留舅甥二人慢慢聊。

李冰疑惑:“怎麽了?”

蒙武樂道:“政兒那念叨人的功夫完全繼承了朱襄的教導,朱襄至少要聽一個時辰的訓斥。”

李冰擔憂道:“政兒會口幹。”

蒙武更樂了:“朱襄會照顧政兒。他一邊聽政兒訓他,一邊還要照顧政兒,嘿。”

李冰哭笑不得。

在朱襄離開鹹陽的時候,蒙武曾來相送,他也在那時認識了蒙武。

但沒想到,蒙武私下是這個喜歡看朋友笑話的性格。

不過朱襄的友人,很難不去看朱襄的笑話。因為朱襄非常擅長逗笑朋友。

“照顧政兒辛苦了。”蒙武自來熟道,“聽說政兒在成都幫朱襄處理政務?朱襄又壓榨政兒。”

李冰不好意思道:“是我忙於治水,讓政兒暫代郡守。政兒做得非常好。”

蒙武對李冰更加熟絡了:“你如此信任政兒,看來朱襄和你感情很不錯。來來來,和我多說說朱襄和政兒在蜀郡的事。”

李冰從善如流:“好。”

通過“朱襄”這根紐帶,他大概又要多一位摯友了。

朱襄的朋友都相信,能和朱襄成為朋友的人,一定是值得結交、能夠托付信任的人。

楚國受離間計的挑撥,影響比李牧想象中的還要厲害。

李牧本以為楚國很快就會派兵試圖奪回鄂邑,他需要和楚國再進行幾次大戰,讓楚國放棄拿回鄂邑。

沒想到,楚國居然安分了很長時間,李牧在鄂邑等到了蒙武,等到了李冰,都沒等到楚國人來搶回鄂邑。

李牧第一次在戰略的問題上懷疑自身。

他的判斷居然會出問題?!

李牧此刻想起了和白起喝酒的時候,白起感嘆曾經在長平戰場上吃的虧。

當時白起難得露出了後怕的神情。

現在李牧就遇上了這個窘境。楚國居然比他預測中的要蠢許多,讓他前期做的那些準備都白費了。

不過他比白起好,至少沒有危險,只是惋惜浪費了很多物資而已。

李牧之後才得知,楚王不是不想出兵,只是貴族們都在觀望,為誰領頭而吵了起來。

秦國新型舟師的名聲越傳越可怕,讓楚人心生恐懼。

再加上朱襄伐山破廟的事,鬼神信仰很深厚的楚人以為,李牧的舟師可能借用了鬼神之力,朱襄殺山野小神是為了把神靈當祭品,為李牧的舟師提供力量。

這個傳聞真的很離譜,但楚國人就是相信了。

楚王和各大貴族都召集了巫覡和方士占蔔,巫覡和方士都這麽說。

李牧思索之後,認為楚王和楚國貴族肯定不是真的信了,而是他們需要給這場大敗找一個借口。

自己雖然在與匈奴戰場上揚名,但七國人不一定看得起匈奴,認為對戰蠻夷,“我上我更行”。李牧沒有在與他國對戰中有過戰績,又是個年輕的將領,自然容易被人輕視。

再者他剛剛從趙入秦,按理說不一定指揮得動秦人的兵。所以他迅速擊敗楚人宿將,楚人一定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秦國舟師又過於強大,種種傳聞讓他們不敢置信,心生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