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2/6頁)

張若慈祥的笑容一僵。

朱襄開始細數司馬靳的不靠譜之處。從當著老秦王的面裸奔,到拉著王龁上台演奏樂器,再到鹹陽時來拜訪他,把他專門給白起做的養身枸杞紅棗蒸乳鴿偷吃得一幹二凈。

如果司馬靳不是有一個好爺爺,大概已經被人打死了。

張若擡起顫抖的手,扶住額頭,小口小口深呼吸道:“這孩子,怎麽和以前沒兩樣?”

朱襄湊過去:“他小時候就這麽頑皮?”

張若道:“司馬兄太寵這個孫子了。”

朱襄貼近:“張公細說。”

張若沒好氣道:“你聽了之後要如何?”

朱襄道:“當然回鹹陽後當著他的面嘲笑他,並把他的醜事分享給其他友人。”

張若哭笑不得:“好,我和你說。”

被朱襄這麽一鬧,張若對朱襄的態度隨意了不少。

朱襄在他眼中,從一個有著許多神奇光環的聖賢,變成了一個雖然見多識廣但過分活潑的有趣晚輩。

朱襄不僅有趣,還很會照顧人,特別擅長照顧老人和小孩。

張若嘗過了朱襄親手做的菜後,明白為何應侯、武安君連家都不回,要去朱襄家養老了。

張若開玩笑地想,如果他再厲害些,是不是也能向君上請求,去朱襄家養老?

唉,他還是不夠厲害,只能在黔中郡終老。

“真羨慕應侯和武安君將來的身後名。”張若喝著朱襄泡的紅棗枸杞茶,感嘆道,“新任蜀郡郡守李冰也是一個厲害的人。我比不上前人,又輕易地被後人趕上了。”

朱襄看著自己好感度列表,已經有一顆心的張若的頭像,道:“張公不需要羨慕別人,張公也是能青史留名的人。”

張若失笑:“我啊,差太多了。”

朱襄搖頭:“即便是後人不知道張公的名字,張公做過的事也會在歷史中留下漣漪,影響著後世的發展。張公,你是開發蜀郡的奠基人,歷史不會忘記你。”

哪怕許明和相和在青史中沒有留下名字,系統仍舊認可他們是對歷史長河有影響的人。

所以能在好感度列表占據一個頭像的張若肯定也是。

雖然後世大部分人只知道秦國時仿造鹹陽城的成都城由司馬錯和張儀修建,少有人知道張若。但史料中應該會記載他的名字。

即便史料中沒有他的名字,他為後世做過的貢獻銘刻在歷史長河中,永遠不會消失。

張若沉默了許久,笑著嘆了口氣:“朱襄,你的話莫名讓人信任。”

朱襄笑道:“我看人很準,說是大才的人肯定是大才。張公相信我。”

“好好好,我相信你。”張若被朱襄這麽一安慰,心情好了許多。

他在蜀郡和黔中郡幹了大半輩子,自認為也算政績斐然。但他得知李冰所做之事的時候被打擊了一下,新來黔中郡的年輕將領李牧的可怕天賦又將他打擊了一下,讓這位老人有些感覺自己白活了。

朱襄的話讓他從這種情緒中脫離出來。

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別人做得好,不代表自己做得差。

既然都說是有神仙指點的朱襄公都認可自己是個後世留名的賢才,那他還有什麽好自怨自艾的?

經過一次抱怨,張若再次與朱襄親近不少。他對朱襄的好感度不僅暴漲半顆心,行動上也更加配合和縱容朱襄。

比如朱襄說要滅釘螺,他就派留守的軍隊直接聽從朱襄的指示,免去了繁瑣的程序。

身為黔中郡郡守,這點自主權力他還是有的。只是他向來謹慎,不會主動去承擔這個責任。

但面對朱襄,張若認為稍稍承擔一點責任也沒關系。相信朱襄,不會有錯。

朱襄的名聲本來還未傳到黔中郡來。但他的相貌實在是太過神異,再加上與朱襄同來的秦兵過分誇張的介紹,朱襄是個活神仙的事立刻傳遍了黔中郡。朱襄在鹹陽學宮辯駁方士,也成了神仙弟子鬥法。

聽聞朱襄公腳踏祥雲,飛入高空,如玉般的手一指,那地上立刻湧出了朵朵火焰,紅的黃的紫的仿佛繁花盛開,那些想要挑戰他的方士們立刻抱頭打滾,露出了可怖的原型。

朱襄公雙手一托,露出原型的方士們被清風吹到半空中,猙獰的神色變得安詳,身上邪氣洗去,又變成了人。

那些人一個個跪在地上,感激朱襄公的仁慈,願意成為朱襄公的弟子,服侍其左右。

朱襄公卻擺擺手,說靠山山倒,靠水水流。人要靠自己,不要奢求仙神的賞賜。

“是真的嗎?”張若驚訝地問道。

朱襄以臉砸桌面:“假的!全都是假的!誰在那裏胡扯!”

張若捋了捋胡須,忍著笑道:“據說是小說家之流。”

朱襄:“……”

他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來這個“小說家”不是他看過的《小說家》,而是諸子百家中被評價為不入流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