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4/6頁)

朱襄道:“白公放心,政兒讀書時比老師的要求更嚴格。到時白公恐怕要管著政兒,讓政兒別太勞累。”

他看向完全沒有關注這邊,還在認真釣蝦的嬴小政:“我就負責教導政兒玩樂。”

白起板著的臉一垮,道:“你別太縱著政兒。”

朱襄笑道:“政兒還小。他現在的學識已經超出了孩童許多,該多玩樂了。人的童年就這麽短,等他長大,能自己振翅飛翔後,就會遇到永遠也解決不完的煩惱。現在趁著有許多長輩護著他,我希望他無憂無慮。”

白起看著又釣起來一只蝦,眼睛閃閃發亮的嬴小政,心裏雖然不認可朱襄,但也嘆口氣,沒有反駁。

身為秦王的繼承人,對政兒再嚴苛也不為過。但看著政兒開心的模樣,他說不出口。

何況,政兒經歷了那麽多事,也算不上無憂無慮了。

比起在秦國被教養長大的眾多公子,政兒吃的苦,他們一輩子也不會吃到。

“啊,我的魚也上鉤了。”朱襄一拉魚竿,一條白磷大魚躍出水面,擊碎了波光。

……

嬴小政是被朱襄背著回家。

他咂巴著小嘴,夢裏還在喊釣蝦。

朱襄對白起抱怨:“政兒越來越沉了,或許真該讓他吃點素。”

白起瞥了朱襄一眼:“五六歲的孩童沉一點更好。即便長大了,也是肚子越大越好。他現在的肚子還不夠大。”

朱襄:“……”哦,審美不同。

這時期的將軍肚、富人肚是生活富裕的象征。雖然白起沒有將軍肚,一直渾身精瘦壯實,但他挺向往將軍肚。

看著嬴小政獨屬於孩童的鼓鼓小肚子,白起十分滿意。

還不夠胖,應該再胖一些。與政兒同輩的小孩,哪個不是胖子?

孩子就要越胖越好,叫福氣。

朱襄只能說,照他們這樣養,別把孩子養成青少年高血壓高血脂了。

朱襄顛了顛背上的政兒。

政兒啊政兒,沒有舅父在,你就會被人喂成超級大胖子。以後教科書上的秦始皇,就是一個大胖墩了。

不過現在教科書上秦始皇從衣著上與真正的秦始皇差別也很大。秦始皇是真的很討厭帶珠簾的冠冕和繁復的禮服。

秦始皇的“真愛”是通天冠。現在政兒就對通天冠愛不釋手,可惜沒頭發,戴不上。

“回來了?”雪站在門口,“政兒睡了?”

朱襄將背上的嬴小政交給雪:“等我做好飯,他聞著味就會自己醒來。魚先養著,把政兒心心念念的蝦做了。”

嬴小政雖然很努力地釣蝦,但釣出的一小碗蝦還不夠他一個人吃。朱襄早就讓人去抓了一大盆的蝦。

“白公,你也休息會兒,等我做好飯叫你。”朱襄道,“白公能吃蝦嗎?”

白起道:“我沒什麽不能吃。”

朱襄理了理被睡夢中的嬴小政抓亂的頭發:“好。”

小混蛋政兒,睡著後把舅父的頭發當河蝦抓嗎?

換了身衣服,稍稍打理了一下儀容,朱襄到了廚房,讓人生火做蝦。

蝦的味道十分鮮美,只需要用蔥姜水一煮,蘸醬就很好吃。

但政兒第一次吃蝦,朱襄不想這麽敷衍。

“沒有人不愛炸蝦,再做個紅燒大蝦,一個三蝦面。”朱襄擼起袖子,讓下人一同幫忙剝蝦。

炸蝦要保留蝦頭,紅燒大蝦只需要開背,三蝦面就要把蝦仁全部剝出來了。

後世的大豆,現在稱為戎菽、大菽,春秋初期已經在中原大規模種植。秦國平民也靠大菽度過荒年,種植面積已經遠遠超過了小菽(赤小豆)。

朱襄來到秦國後,不用再遮遮掩掩,擔心被秦王抓進王宮裏當寺人(秦王:?),所以將大豆榨了油,有了足夠的植物油吃。

去殼的蝦先用胡椒和鹽腌制,再裹上土豆澱粉,入油鍋炸制,就是美味的炸蝦;

開背的蝦入熱油鍋用豆醬、肉醬、香料翻炒,加入茱萸油,就是美味的紅燒大蝦;

用蝦頭熬出蝦籽,蝦頭湯勾芡做成濃湯,蝦籽、蝦肉與煮熟後過涼水的面條加濃湯翻炒,就是三蝦面。

做好了主菜後,朱襄又將蘿蔔切絲,用芝麻油和鹽拌好,做成爽口的小菜。

“或許可以腌制泡菜了。”朱襄見在秦國吃的鹽質地很好,起了腌制泡菜的心思。

在制鹽工業還沒有興起的時候,井鹽確實比海鹽好吃多了。以前他在趙國吃的鹽,雖然經過了他層層過濾,但放多了仍舊有苦澀。若腌制泡菜,味道十分差。

涼拌了生蘿蔔絲後,朱襄又采來豆葉做成羹湯。他讓人把飯菜端到桌上時,嬴小政果然已經聞著味道醒來。

在朱襄的惡趣味下,雪為嬴小政縫了個帶著花邊的小圍裙。

嬴小政穿著花邊小圍裙,坐在專門為他打造的高高幼兒椅上,顯得更加憨頭憨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