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肉粥鹵肉片(第4/6頁)

老秦王深呼吸:“盛極為何會衰?”

範雎皺眉:“是天道嗎?登上了山頂就該下山,度過了盛年就該衰老?”

朱襄搖頭:“不是,只是一種規律。具體來說,就是國家發展的每個時期所面臨的困難都不同。就像是行路一樣,遇到平原、沙地、山峰、江河等,都需要相應的工具前行。盛世就是前一輛車奔跑的極限,極限前,君上就該對馬車修修補補了。”

雪端來蜜水,老秦王親自雙手遞給朱襄:“請繼續說。”

朱襄喝了一口蜜水,道:“再說晉國和楚國。他們盛極而衰的原因其實和周一樣。君上在施政的時候應該已經察覺,距離鹹陽越遠的地方越難以管理。哪怕同樣是郡縣制,因邊遠郡縣幾月才能呈上一次文書,君上對其的管理就落後了幾個月。”

晉國寬廣自不必說。楚國是春秋滅國最多的國家,疆域最廣闊時曾占據天下一半。

老秦王焦急道:“確實如此,可有辦法解決?”

朱襄搖頭:“一個地方,君上的軍隊一日能到達,君上就能像指揮手臂一樣指揮它;君上的軍隊一月能到達,君上就能像拿著棍子一樣撥弄它;若君上的軍隊一年才能到達,那麽君上就只能接受它的供奉了。”

老秦王嘆氣:“這確實很難解決。”

範雎插嘴:“軍隊一年才能到達的地方,就是秦國疆土的極限嗎?但晉國和楚國的疆土面積沒有那麽寬廣。”

朱襄道:“國君需要拿著棍子才能撥弄軍隊急行軍一月到達的地方,制度就是棍子。他們沒有用棍子,而是將手無法觸及的地方交給了仆人。”

範雎眉頭皺得更緊,然後舒展:“國土越寬廣,就越主弱仆強。”

朱襄點頭:“秦國實行郡縣制,朝中沒有比君上強大的臣子,君上能控制的疆土範圍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在制度上,僅有秦國能統治如今的中原,那麽就僅有秦國能統一如今的中原。再遠的地方,秦國打下來也不能轉化成國力,入不敷出。”

“如何計算一塊地的價值,君上,應侯應該比我更擅長。”朱襄真心恭維道,“君上對外征戰總是打一會兒就停下和談。有的地方收為秦土,有的地方卻只是讓它承認是秦國的附庸,為秦國供奉糧食兵器馬匹即可。”

老秦王和範雎對視一眼,雙雙失笑。

老秦王苦笑:“雖然寡人明白過猶不及,但聽完這番話後,寡人才明白為何過猶不及,那‘過’又是如何‘過’。”

範雎笑道:“君上,我老了,朱襄可接替我為相。”

朱襄連忙擺手,苦笑道:“我不行。我就能嘴上說說。若我為相,即便知道天下統一對庶民更好,但我也難以下決心攻打他國……特別是趙國。”

“罷了,你不願就不願。”老秦王繼續問道,“因為秦國手中拿著棍子,而其他國家是將土地交給仆人,所以秦國一定能統一天下,寡人很贊同。統一天下後,就要更換乘坐的工具了?你想變法?”

朱襄手和頭一起擺:“君上,可別嚇唬我。這變法的人,哪個有過好下場?我還想活到給政兒帶孫子呢!”

嬴小政在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的子楚懷裏挪來挪去,坐不舒服。聽到舅父在叫自己,他連忙伸長脖子:“政兒在這裏!”

子楚把亂動的嬴小政按回去。

老秦王轉頭瞅了一眼,一把將嬴小政從子楚懷裏扯出來,塞進朱襄懷裏:“不變法,怎麽更換乘坐工具?”

朱襄換了一下坐的姿勢,讓嬴小政能像坐在椅子上一樣窩在自己懷裏:“秦國這輛戰車已經很堅固,只是換一換零部件,怎麽能叫變法?”

朱襄眼睛眨了一下,含糊道:“現在天下還未統一,我也說不準。大約就是,郡縣制雖好,但郡縣太多,什麽小事都讓君上過目,君上豈不是徹夜翻閱竹簡,不能安寢?是否在郡縣上再設一級?”

“軍功變少後,爵位總不能不授了。沒有辦法經過軍功晉升,也不能在他國揚名後被國君發現。君上要如何選拔人才?是讓人舉薦,還是推行考試?”

“大量兵卒解甲歸田後,又因沒有戰亂,每年人丁大量增長,土地卻只有這麽多。再加上貴族不能再以征伐他國的辦法擴充財富,肯定會強搶庶民的良田。”

“天下統一後,經歷兩三任君王,庶民就可能面臨無地可耕的情況。那時遍地餓殍,即便收走庶民手中的兵器,他們用石頭、樹木也會反抗。任意一個能拿出兵器的貴族振臂一呼……”

朱襄看著老秦王的臉都變成青黑色了,趕緊閉上嘴。

嬴小政默默伸出雙臂抱住腦袋。

別念了別念了,舅父別念了,政兒的腦袋已經開始隱隱作疼了!

哪需要兩三任君王啊?剛統一這些麻煩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