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木筒涼河水(第2/6頁)

如廉頗,就是贏姓廉氏。

如白起、藺相如這等有氏無姓,且沒提過家世的人,都是當時底層士子,甚至可能是“國民”,即在井田制還未瓦解前,為諸侯耕種公田、承擔兵役、居住在城裏的平民。

他們的地位比朱襄這等居住在郊外、耕種井田邊緣的私田的“氓”(又叫“野人”),後來土地改革後擁有了土地,成為了農人的平民地位高一些,但在士族中出身也算卑賤。

白起憑借軍功制度一路攀爬到秦國宗室和外戚都要仰望的地步,攀爬的路途中會得到多少嫉妒的人攻訐,可想而知。

白起輕輕嘆了口氣,道:“我知道。”

朱襄繼續道:“為了來長平,我在邯鄲揚名。揚名的過程中,我也得罪了許多貴族和貴族的門客。”

朱襄又笑了笑,道:“雖說他們主動來找我辯論,輸掉時挺有風度。但他們本想踩著我揚名,卻被我踩著揚名,我怎會不招人恨?

我又是一介平民,立下這麽大的功勞,讓趙王怎麽賞我?難道拜我為上卿嗎?趙國那些士大夫對著我這個平民上卿叩拜,他們能甘心?

所以我很確定,只要我有一個能被他們攻訐的點,就一定會被他們置於死地。”

秦王和白起對視一眼。難道朱襄已經推斷出趙軍是為了他殺將投降?

朱襄停頓了許久,才不好意思道:“我被他們攻訐的點是,呃,咳,那個啊,秦王可能不知道,我外甥是秦國質子,是你的曾孫。”

秦王和白起:“……”這時候我們是不是該做出一副震驚的表情?

還好朱襄立刻補充道:“不,我離開時,有一個秦國富商來幫我保護政兒,他說他是公子子楚派來的人。秦王應該知道我外甥政兒是你的曾孫吧?”

寡人是知道還是不知道呢?秦王想了想,果斷道:“不知道。子楚的孩子不是跟著他生母,在呂不韋的保護下躲藏嗎?原來他生母是你姊妹?”

“是我長姊,不過與我關系不好,在我重病的時候把我拋棄了。”朱襄看秦王的表情,猜到秦王應該知道。

他就說秦王對他的態度過分友好了。秦王可能把他當做半個秦國人。

雖然不明白為什麽秦王明明知道還要裝不知道,朱襄沒有拆穿秦王,順著秦王的話道:“我這個身份,足以讓趙王殺我了。說不定,長平之戰失敗,他們也會把過錯扣在我身上,說我是秦國奸細什麽的。”

他已經集聚了趙國貴族和貴族門客的太多嫉妒和仇恨,又有“秦國質子平民舅父”這個致命的攻訐點,等他回邯鄲時,其他貴族群起攻之,趙王又對寵臣耳根子較軟,就算平原君和平陽君都救不了他。

藺公和廉公當然更不能。

朱襄想起藺相如和廉頗後,心中湧起愧疚和痛苦的潮水。

還好自己若能把趙國降卒救回來,以這個時代的思想,自己的死,他們雖然會難過,或許也會欣慰自己舍生取義。

只是雪和政兒……

朱襄沉聲道:“待我死後,能不能請秦王早日接回政兒和雪,不要讓雪離開政兒身邊?”

他再次叩首道。

秦王看著朱襄,半晌,才幽幽一嘆:“你既然是與我秦國宗室有親,為何不請求寡人將你帶走?”

朱襄伏在地上道:“我要救回趙兵降卒。而且我離開後,政兒和雪肯定處於趙人的監視中。若我不回邯鄲,他們就危險了。”

秦王道:“即使我釋放了趙人降卒,你也要回邯鄲換回他們嗎?”

朱襄道:“是。”

秦王道:“有藺相如和廉頗在,很容易用別人換走你的妻,將你妻救下。只有政兒身份特殊,無法離開。不過以趙王軟弱的性情,他沒膽子殺秦國質子。政兒只是辛苦了一些,但肯定能安然無恙。”

朱襄道:“我身體不好,將來不會有子嗣。政兒是我和雪唯一的後輩。且政兒已經被拋棄了兩次,我絕不會拋棄他第三次。”

秦王心中又泛起感慨。

秦王不是一個心軟的人,他對自己眾多的兒子和孫兒都不在乎。但他看著朱襄,怎麽總會感到心疼和無奈呢?

“你非得用你的命去換這十幾萬的趙人,和你才相處一兩年的小外甥的命嗎?”秦王再次問道,“你如此才華,若跟寡人回鹹陽,寡人立刻拜你為上卿,為你封君!”

朱襄忍不住了,他直起身體,語速極快道:“秦王,政兒是你曾孫!秦王應該更看重政兒!政兒是多好的孩子啊,他不到周歲就會說話不到,不到兩周歲就能識得千余個字,現在已經能和我一起讀百家經典……”

“咳咳咳咳!”白起不斷幹咳,提醒朱襄注意身份。你面前是秦王!你怎麽能和秦王爭起來了!

秦王滿臉驚奇。

朱襄之前一直十分冷靜,進退有度。怎麽說到政兒,朱襄就紅著臉梗著脖子和他這個秦王爭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