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4頁)

“謝謝你過來看我們,但是趙志剛人已經死了,你回去跟那人說吧。你的情我們領了,你還是早些離開,也免得叫我們給連累。”

許是想到了什麽,女人的呼吸有些困難,趙小芳上前幫忙輕輕順了兩下,她才繼續說道,“是你前兩天給我們家裏塞的錢吧,那錢太多了,我們不能要。”

說的該是周言安前些日子扔進家裏的錢,具體多少蘇姚也沒問周言安。

她轉頭吩咐女兒,“小芳,你去把錢找出來,還給人家。”

趙小芳毫不猶豫地就去找錢,“好。”

蘇姚心裏微微嘆氣,雖然不知道究竟給了多少,但她比較了解周言安,大概也就百八十的樣子。

這錢對於自己和周言安來說,並不是多大的錢,可是對這樣一家子來說,那是真能改變這一家子生活狀態的。

趙小芳遞過來的錢,蘇姚沒接。

蘇姚轉頭看向床上女人,“托我過來的老戰友姓石,不知道趙班長有沒有跟您說過。”

抗日的時候,趙志剛是石抗一手底下的兵,那時候一個人是連長,另一個是班長。

沒有什麽比戰場上一起留過血,能產生更深的感情。

對於丈夫的過去,她其實了解得不多,更不知道丈夫曾經戰友們姓甚名誰,兩人關系如何。

她從前被丈夫保護得極好,對於外邊的事情丈夫從來不叫她插手,可是當風雨來了的時候,丈夫為了不拖累家裏人,選擇了自盡,卻沒想過她能不能獨自帶大兩個女兒。

床上人一直沒搭話,蘇姚就知道她沒聽過石抗一的名字,這話算是白提了。

這趟過來,其實是想看看這剩下的一家三口,在生活方面有什麽困難,幫著解決解決。

可當進入這小小的窩棚裏以後,蘇姚就改變了主意。

一個看著身體不大好卻美貌的母親,帶著兩個女兒生活在這種混亂的地方,眼裏沒個頂門立戶的男人,眼瞅著大閨女也要成年了。

成分不好的人,在這時候無論什麽樣的人家,都能踩上一腳。

蘇姚又說,“或許你們聽過建設兵團,家裏的大閨女應該快到了下鄉的時候吧,有沒有考慮過讓她去北方的兵團。”

這母女二人都沒有明白蘇姚的意思,聽她繼續說道,“托我過來探望的那位,他現在正在兵團下面當團長。”

蘇姚的意思,這兩人依舊沒有明白。

一個是沒見過世面的女人,另一個是不大的孩子,從前說的隱晦的那些話,這時候就得癱在明面上。

“咱家孩子如果在兵團那邊當知青,看在老戰友的面子上,照顧她兩分是肯定的事情。”

但其實不是趙小芳離不開這個家,是這個家離不開她。

一個身體不好的母親,還有一個被□□抄家嚇得有些遲鈍的妹妹,別看趙小芳才十三歲,家裏的大事小情幾乎都是她來操辦。

不等蘇姚繼續說,趙小芳就拒絕了,“謝謝您的好意,我不能扔下我媽還有我妹,一個人去享福。”

其實去兵團當知青真不是去享福,只是能夠遠離如今這個環境。

不過蘇姚可沒想著讓這孩子把家裏人拋下,她說,“到時候你的戶口落到兵團,把你媽和你妹妹給接過來,農場那邊有工作崗位,只要肯出把子力氣,就絕對餓不著。”

一家子在這種環境之下,就要永遠背負□□壞分子家人的名聲,如果能換一個環境,知道他們過往的人不多,她丈夫的老戰友石抗一哪怕稍微照顧一下這孤兒寡母,就遠比如今要強上許多。

當媽的和大女兒能賺錢,不管是帶小女兒去看病,就近照顧,還是送他們去上學,都比一家三口窩在這陰冷黑暗的窩棚裏要好。

趙志剛的妻子搖搖頭,“女同志,謝謝你的好心,我們祖祖輩輩都是綠原的人,哪管別的地方再好,我們也不能去。”

其實不光是覺得綠原才是家,離開這個地方就沒有根的想法。她對一個未知的環境,天然存在一種恐懼心理,沒有完全可以讓她依靠的丈夫帶領,反而自己得做兩個女兒的依靠,這讓她害怕了。

哪怕未知於她而言可能是新生,她卻沒有絲毫動心。

蘇姚只是出於好心提供一個建議,這一家子要是不想去,那咱也不能強逼著人,又不是逼良為娼的人販子,自己的意願最重要。

最後蘇姚留下了團裏的號碼,告訴這娘兒倆,“如果將來改變主意了,或者遇到了什麽過不去的坎,就打這個電話。”

至於趙志剛的妻子一定要換回來的錢,蘇姚沒有收,讓留著改善生活。

這樣的一個家,用到錢的地方多了去了。

在離開以前,蘇姚跟母女倆說,“剛才跟你們說的去兵團的這件事,你們自己心裏知道就行,不要告訴別人,以免生出其他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