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

天幕一句“得位最正的開國皇帝之一”,讓無數開國皇帝眉頭一皺。

古青青是不是含沙射影說他們得位不正?

唐太宗李世民輕聲咳嗽,移開眼神,唐朝的開國皇帝,也就是他的父親李淵,從前是隋朝的唐國

他跟楊廣還有親戚關系呢。

要是這麽算,那李淵算是篡位,得位自然不正。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原本就黑的臉,此刻更加黑了,深深感覺自己被內涵到了。

他原本是後周的將軍,主少國疑,於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麽來算,也確實是篡位,對皇上不忠心。

各大王朝往往以忠孝立國,可是宋朝開國皇帝開了這個頭,忠誠這種價值觀實在是很難宣揚下去。所以,宋朝非常提倡孝道。

趙匡胤心中腹誹,他到了陳橋那裏,兄弟們非要給他披上黃袍,他再三推辭,說自己也不能背叛皇上,但是他們非要逼著他當皇帝。

他也很為難,他也是被迫的。

趙匡胤有些心虛地想。

漢高祖劉邦非常驚訝:“朕乃布衣,只拿著三尺劍取天下,本來以為夠難了,結果這人居然是乞丐!不容易,真不容易。”

幼年時,他家裏有田,父母和兄長都勤勞肯幹,跟鄉裏的人相比,還算不錯。因為家裏有點小錢,他才能安心當遊俠,用家裏的錢請朋友吃飯。

後來還謀了泗水亭長的官職。

起碼劉邦沒有當街討過飯。

劉邦對這位皇帝的好奇心爆表了,感慨許久之後,摩拳著自己的胡子:"這得位最正的皇帝裏面包不包括朕呢?”

“朕曾經也是什麽都沒有的黔首。”

呂後:"陛下,你也當過泗水亭長,你覺得這樣不算篡位嗎?"

泗水亭長相當於地方派出所的所長,也算是吃公糧的人,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自然有義務效忠秦始皇。

劉邦輕咳一聲,說起了歪理:“這哪能算算位?始皇帝手下官員那麽多,哪裏會理我一個小小亭長?咱不配用這個詞。”

“你要是這麽講的話,那朕要好好跟你別扯別扯。聽說那秦國王室以前還是給周天子養馬的呢!他們這不算馬奴算位嗎!”

家都是篡位的,大哥不要笑二哥。

天幕下,朱元璋正在數落自己的兒子們。

之前天幕放了嘉靖皇帝的視頻,劇透了那明太宗是朱棣。一時間,朱元璋氣得要命。

他兒子居然搶了他孫子的皇位!簡直混賬!

朱棣的兄弟們的意見也很大。朱允墳可是大哥朱標的兒子,朱標對他們多好啊,朱允紋性格也不錯。

想不到濃眉大眼的四哥朱棣,居然這麽喪良心!

雖然朱棣解釋可能是兄終弟及,但沒幾個人相信。

朱棣一下子成為眾矢之的。

朱元璋果斷下令,所有藩王不得出京,等到事情水落石出,才能回到封地。相當於被軟禁了起來。

朱元璋氣呼呼地指著朱棣:“不孝子,咱希望下一位皇帝還是咱大明的皇帝,讓咱聽聽你到底是造反,還是兄終弟及。如果不講的話,你就不要想著回北邊了。”

朱棣默默點頭,接受了朱元璋的安排。他還以為自己會被關進大牢,結果只是被軟禁在府邸裏面,已經算不錯了。

朱允紋眨了眨眨眼睛,腦海裏冒出許多計謀,肯定不是什麽胡拉的兄終弟及,而是造反。等到事情水落石出,不用自己出手,朱元璋就會把燕王處理掉。

可惜的是,爺爺對待大臣非常很辣,對待兒子們卻很好,即使朱棣會造反,應該也不會要了朱棣的命,大概率就是除爵。

俗話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他想讓燕王死得徹底。

他心想,沒關系,等到爺爺除去燕王的羽翼,他會出手。

在萬眾期待中,視頻開始播放。

朱元璋一聽這介紹詞,因為兒孫不孝而產生的郁悶之情消散了。

他怎麽感覺這上榜的人好像是他自己呢?

果不其然,接下來屏幕就揭曉了謎底。

【他就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1328年,朱元璋出生於安徽鳳陽。朱家務農為生,家裏很貧窮。他在整個朱家家族裏面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

這個“重”是輩分。

重一,重二,重三是伯父生的,是朱元璋的堂兄。朱重四才是朱元璋的嫡親大哥。

古徽州流傳

著一句俗語:“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家裏太窮了,小孩長大就要往外丟了。徽商那麽發達,一部分原因也是被逼的。家裏養不活他們,所以年輕人必須背井離鄉才能得到出路。

如果人生是場遊戲,那麽朱元璋拿到的是地獄模式,連飯都吃不飽。

朱元璋一家人給地主劉德幹活。

古代沒有兒童保護法,雇傭童工不犯法。八歲的時候,朱元璋便給地主劉德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