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朱元璋:明斷自天啟?吃瓜吃到自家。

扶蘇望著天幕裏的那首詩,心頭大震。

他曉得父親威武霸氣,可也僅限如此。父親落在李白的筆中,仿佛有鯨吞天地之勢。

他瞬間對李白心生好感,腦海裏浮想聯翩。

父皇會喜歡這首詩嗎?

父皇是個注重實事的人,那些文武百官歌功頌德的時候,他往往直接要人家說重點,別搞那些虛頭巴腦的。

父皇應該沒那麽喜歡,說不定還會說李白花裏胡哨呢。

扶蘇扭過頭去,只見寶座上的秦始皇贏政直直地望著天幕。

秦始皇面色波瀾不驚,好像天幕中被狂吹彩虹屁的人不是自己。

他察覺到扶蘇的視線:“有什麽事?”

扶蘇:“父皇,你喜歡這首詩嗎?”

秦始皇垂下眼眸,惜字如金:“普通。”

扶蘇心頭感慨,如果自己被誇得這麽心花亂墜,恐怕要仰天長嘯。父皇波瀾不驚,好像一點不在意,簡直太難得了。

自己的心境距離父皇還遠啊。

他沒注意到的是,秦始皇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三兩口便喝完了,速度比往常快得多。

這時,李斯有事要稟。既然古青青評出了十大詩人,天幕背後的神仙也肉眼可見的推崇詩文,那麽大秦肯定也要表明態度,以示尊重。比如推出這些詩人的詩集。

李斯刪掉了一些“不健康”的諷喻詩,編成了很多詩集,遞交給了秦始皇,讓他拿主意。

“陛下,少府那邊材料有些緊張,先推誰的比較好?”

秦始皇聲音平靜: "既然這個人已經有了排名,那就按這個排名來吧。"

嗯,絕對不是他喜歡李白,是古青青喜歡李白,所以大秦才主推李白的詩集。

可緊接著,古青青講完了前半段,開始放後半段。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始皇: “……”

李白前半段誇他誇得這麽好,怎麽後半段急轉直下,突然開始罵他了?這也沒個征兆啊!

不久前,徐福向他討要大船以及三千童男童女,遠出海外,尋找瀛洲。

徐福畫的餅又大又香,秦始皇同意了。

天幕出現在大秦之後,古青青說丹藥是有毒的,秦始皇不再吃那些齊地方士煉的丹藥,這些天身體漸漸好轉。上次被胡亥氣得要死,都沒有暈過去。

可秦始皇還相信這世界上有仙人,畢竟天幕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

秦始皇在等待徐福帶著好消息回來,可等了很久,也沒收到消息。

秦始皇倒也沒有起疑,畢竟是仙人嘛,如果一找就能找得到,那也不太正常了。所以他最近又在琢磨派方士去尋找瀛洲。

結果李白說那徐福載著三千童男童女,遠遊之後,再也沒有回來???

空氣中充滿尷尬的氣息。

李斯知道秦始皇有多信任徐福,索性安慰: "陛下,海上的情況太復雜,那徐福可能不小心死在外面,無法回到大秦。”

結果天幕就說:【李白這首詩前面在誇秦始皇,後面在訓斥秦始皇迷信徐福。徐福回來了嗎?據記載是沒有的。

傳說,徐福東渡瀛洲,那三千童男童女在那裏生根發芽,成了當地人的祖先。

秦始皇有點像我們現在的老人,被人一忽悠,就買了保健品,騙走了棺材本!】

秦始皇: "……"

李斯:“……”

“來人啊,把輿圖拿來!”

他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徐福拎回來!

李斯察言觀色:“陛下,那還推李白的詩嗎?”

李白這首詩前面誇得天花亂墜,後面卻急轉直下,對大秦來說很不健康啊。

秦始皇揉揉眉心:“一切從舊。”

他對李白的觀感還好,如果沒有詩仙的詩,他還不知道徐福是個大騙子。

大家都通過這首詩在看秦始皇的樂子,連朱元璋也不例外。

摳門的他吐槽道:“咱不知道秦始皇為什麽那麽喜歡徐福,那不明擺著是個騙子嗎?他給騙走了那麽多人和錢,虧得要命。

他正吃瓜看熱鬧呢,結果陡然之間,石破天驚。

【這首詩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有一句"明斷自天啟"。意思是英明的決斷緣於天,總之是誇秦始皇的。

結果大家驚訝地發現。李白原來是個大預言家!

明朝什麽時候亡國的?天啟年間,國家已經打出了一個大寫的gg,到了崇禎年間,無力回天,大明亡了。】

開國皇帝朱元璋望著天幕,瞳孔地震,下巴都快驚訝地掉下來了。

誰知道,吃瓜吃著吃著,居然吃到了自家。

“咱的大明朝亡了?!誰是天啟皇帝!混賬!”

他想繼續聽更多的內幕,結果天幕沒有多說,朱元璋只好悻悻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