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小孩子:李白的詩真好背呀。

【這是杜甫給李白寫的詩歌。】

【十大詩人第一名,李白!】

天子邀請此人上船,但此人不上。他自稱是酒中仙,端端一副狂士模樣,那瀟灑勁令人心折。

無數不認識李白的人心生向往,被勾起了好奇心。

不僅是詩聖,連天子都喜好他的詩文,他寫的詩文該有多好啊?

好想知道他的詩寫得到底有多好,才能收獲這麽多仰慕者!

李白忠粉蘇軾撫著自己的胡須,眼睛滿意地民起來:“我就知道是他,毫無意外!除了他,又有誰能被稱為詩仙呢?光是那一首《望廬山瀑布》,就筆落天外,至今見之忘俗。"

弟弟蘇轍說道:“聽說徐凝寫了一首《廬山瀑布》,他覺得自己能和李白一爭高下!”

蘇軾:“??”

他緊皺眉頭,剛想開罵,又覺得不妥:"他這麽自信,應該是寫得很好。給我看看寫得怎麽樣。"

蘇轍憑借記憶在紙上寫了一遍,遞給了蘇軾。

蘇軾帶著濃濃的探究之心看了起來,以為自己能看到什麽驚世名作,結果平庸無奇。

蘇大噴子左懟王安石,右懟司馬光,從來沒怕過誰,毫不留情地想開噴。

徐凝怎麽這麽普通,又這麽自信?

他怒不可遏地拿來筆墨寫了一首《戲徐凝瀑布詩》,用來回懟對方。

“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垃圾,都是垃圾!

乾隆望著天幕,唇角上揚:"朕就說吧,這最後一個人肯定是李白啊。"

和珅笑著說:“陛下算無遺策,臣等佩服。”

他們都是古代人,又沒有電視,哪裏見過精心制作的電視劇素材?雖然他們清楚天幕中的李白只是後世的演員、並不是真正的李白,但也有了深深的代入感。

乾隆感覺自己好像隔著千年看見了那個灑脫的詩仙,笑意更深:"來人啊,把詩仙的《上陽台帖》拿出來!"

李白幾乎沒有什麽傳世的真跡,但是乾隆貴為四海之主,手上還是有一份李白的書法作品。

乾隆啪啪地在上面蓋滿印章,作品瞬間被印章糊滿。

他興之所至,提筆在卷首寫下了四個大字:“”青蓮逸翰"。

比李白寫的字還要大很多,直接喧賓奪主。

他滿意地點點頭,腦海裏浮想聯翩,詩仙這一生郁郁不得志,沒有被唐玄宗李隆基重用過。自己卻這麽愛他的書法作品,還給他題字,這是多少大清人得不到的殊榮啊!

詩仙如果知道的話,一定會感恩戴德的吧!

和珅非常上道地吹彩虹屁:"之前天幕說杜甫的時候,臣就感覺陛下可以被稱為大清國的杜工部、詩集可以被稱為清朝的詩史。

如今來看,筆下的字寫得也尤為好,一點兒也不亞於詩仙呢!”

然而乾隆好像並不高興,眉頭緊皺:“你這小子,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和珅心頭一緊,難道陛下覺得他吹得太過了,反倒不真實了?

糟了!完蛋!

紀曉嵐看到和珅要翻車了,心裏暢快不已,這個阿諛諂媚的小人可算倒黴了。

和珅正準備為自己開脫。

然而乾隆卻冷著臉說:“只有朕的書法有李太白的風采嗎?詩文呢?朕一直在學詩仙的詩,難道沒有他的風采嗎?”

紀曉嵐:“……”

和坤:“……”

要不是和珅定力強大,估計就笑出聲了。

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才抑制住表情不失控,搜腸刮肚地尋找誇人的詞,殷勤說道:“那是自然。陛下作詩從不拘泥於凡塵俗物,這一點和詩仙如出一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怎麽算沒有太白的風采呢?”

乾隆這才露出微笑:“你這小子,就知道吹噓!”

他嘴上在抱怨,可臉上的表情卻昭示著他有多滿意。

和砷連忙笑著說:"臣只不過是說出心裏話罷了,陛下的詩文既有詩仙的灑脫隨意,又有詩聖的詳細周密,這天下哪還有比陛下更加兼容並包的人?”

“倘若詩仙詩聖還活著,也要贊嘆————陛下大才。”

“哎!別胡說八道了,頂多有幾分相似,哪裏比得上呢!真是油嘴滑舌!”

和珅嘿嘿一笑,君臣皆歡。

紀曉嵐:“……”

沒救了,拖下去,埋了吧。

曹操整個人恍恍惚惚,心情比別人都復雜。

氣死了,犯了。

曾經,孔融舉薦了一位名士稱衡給他。

曹操笑納,可是禰衡生病不肯當官。

曹操心想,這麽狂啊,大膽!於是封他為鼓手,用來羞辱他。

結果禰衡整了個大活,直接脫得光溜溜的,裸身擊鼓,那炊華裂效果不亞於在現代裸奔。

孔融勸稱衡向曹操認錯, 稱衡答應了。

曹操大喜過望,等禰衡等得很晚。禰衡終於來了,結果並不道歉,反而開始狂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