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保密合同(第3/6頁)

正所謂一孕傻三年,林白青越到孕晚期,記性也愈發的差了。

聽穆成揚說起《內蒙中醫報》來,她才想起一件事,是了,今天顧培會早早回來,而且會帶來一份她期盼以久的報紙!

話說,就在去年春節,顧大軍醫給林白青送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沓老報紙。

上面刊登的全是中醫治療傳染病,以及中醫結合現代科技的各種醫學文獻。

不但林白青感興趣,給穆成揚一看,他也特別感興趣。

顧培也是看他們著實喜歡,就委托了首都的戰友,每個月給他們寄一份來。

而更叫他們驚訝的是,訂了報紙以後他們才發現,幾乎每個月,在那份小小的地方小報上,都會刊登一篇重量級的中醫文獻。

於是,就跟小青追港劇似的,穆成揚和林白青迷上了一份來自北方小城的小報,每個月都眼巴巴的瞅著,掐著日子,等著顧培給他倆帶報紙。

而因為文獻確實牛逼,穆成揚現在每天盼顧培,比林白青這個妻子還殷勤,堪稱望穿秋水。

那不,眼看顧培的吉普車進了巷子,他已經竄出診堂了,還不等顧培停好車,已經拿到報紙,返回來,鋪櫃台上了。

林白青也等的焦急呢,翻開報紙一篇篇的翻著,在一期報紙的二版上找到一篇名字叫《科學論證循經感傳》的文章,跟穆成揚對視一眼,倆人同時說:“就是這個!”

穆成揚一激動,屁股一頂,把林白青頂到了一邊,站在最佳位置看了起來。

林白青肚子大了,又是站在櫃台的轉角處,銳角頂著肚皮讓她很不舒服,但為了能看到第一手的文章,她躬著腰,伸長了脖子,也在一行行的看。

孕晚期嘛,肚子太大,就會有各式各樣的不方便。

於林白青來說,湊和湊和就行,反正也快生了。

但顧培是忍不得的,他一進門,看穆成揚占著有利位置在看報紙,妻子卻挺個肚子,艱難的站在個拐角處,湊著脖子,正在眼巴巴的看,走過去拍拍穆成揚的肩膀,把他掰一邊兒去了,再把報紙一轉,轉到了利於林白青的角度,手輕輕撫在妻子的肚皮上,這才柔聲問:“今天這篇報道呢,你覺得怎麽樣?”

話說,那位不署名的神秘作者,一開始是用電灸吸引到林白青的,然後通過顧培帶來的報紙,她才發現,他精通於傳染病學,再其後,在今年的報紙上,他的文獻論點又轉向了經絡和氣血循行。

就最近這幾期,他一直在解析黃帝內經的下部,《靈樞》。

而且他的解析在整個中醫界都是獨一份的,因為他是站在西醫的角度,從血管系統,淋巴系統,神經系統對照著經絡系統來講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人既通中醫,也通西醫,而且還精通解剖學。

而這三個學科,相互之間都是有壁壘的。

但其人就那麽牛逼,他好像於這三個學科,都非常精通。

而就在今天,他專門講了針灸中的‘循經感傳路線’,還列了一張詳細的表格,在表格中,列出了他所認為的,人體的四種平衡系統中,軀體神經,植物神經,經絡和內分泌中的,‘循經感傳’的速度。

這個速度,在林白青還小的時候,顧明就曾跟她說過自己的判斷,在一秒鐘內,人的神經反應傳導速度大概是一百米,植物神經大概是一米,而經絡的速度,則只有八到十厘米,內分泌是最慢的,它每秒鐘的傳導速度只有一毫米。

但這只是中醫內部流傳的經驗,而且隨著學習臟象,脈色和經絡的醫生越來越少,絕大多數中醫都不知道這個知識點了。

可那個神秘的文章作者卻特別準確的把它寫了出來,還登在了報紙上。

而關於那個人會是誰,到底是幹嘛的,才能寫出那麽多科學化的,中醫方面的文章來,不但林白青好奇,穆成揚也好奇的要死。

倆人也一直在猜測,看那人到底是個什麽身份,什麽來路。

這不,讀完了文獻,穆成揚大手拍上報紙,說:“師妹,我想到了。”

林白青坐到了顧培搬過來的椅子上,笑問:“你想到什麽了?”

穆成揚賣個關子,笑著說:“我餓了,要不咱們先回家吃飯吧。”

林白青手拍上櫃台:“快說,你想到啥了。”

穆成揚是這樣,他知道小青今天給他做了飯,但林白青不想讓他回去,當然就要賴皮著先回老宅,坐到飯桌上,所以他堅持:“走吧,先回家再說。”

“不行,先告訴我你的想法。”林白青也跟他較上勁兒了。

穆成揚還想再耍耍賴,不過有顧培在,他的賴就耍不了,那不,他才想出櫃台,顧培又把他摁了回去:“先說,說完咱們再回家吃飯。”

穆成揚說:“我覺得這人應該既不是中醫,也不是西醫,他應該是在某個生物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