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大禮議之外,該談點別的了

出宮的後半程,孫交有意往朱浩這邊靠攏,但在朱浩跟他行禮後,他卻一句話都不說。

別人也不覺得意外。

在外人看來,朱浩的建議很可能出自孫交,不然以朱浩這樣的年輕人,要靠山沒靠山,要背景沒背景,怎麽可能在這種大場面中當面頂撞皇帝?

而且孫交在之後的表現頗具玩味,朱浩一說給興獻帝加“本生皇考”,孫交立即就出來同意。

還說這件事不是你孫志同主謀?

出了宮門,孫交讓朱浩上他的馬車。

“不用東張西望,老夫送你去翰林院。”孫交道。

朱浩心想,我幾時四處張望了?

“孫老,我沒說要去翰林院,為何要送我過去?”

朱浩一副無辜的模樣。

孫交在這種私下場合,終於不用再偽裝,卸下防備之心後,他也像是脫了一層皮般,身形都萎頓下來,顯得很放松,嘴上卻不饒人:“從一開始,你跟陛下的目的,就是加‘本生皇考’吧?為何不提前跟老夫說?你可知,若是先前老夫沒有出來替你們說話,今天事肯定要鬧大。”

朱浩道:“有些事,不用勉強,該鬧大的事,遲早還是會鬧大,難道不是嗎?”

“你……”

孫交頓時明白,所謂的“本生皇考”提議,也不過是暫時的妥協,小皇帝必然還是要給親爹加皇考,而孝宗還是要當皇伯考。

換作以前,孫交或許會跟朱浩吹胡子瞪眼,但現在的他已經看明白了,多說無益。

“老夫倦了,想在年前乞老歸田,你曾提過,陛下已同意,應該沒問題吧?”

孫交等於是舊事重提。

朱浩點頭道:“年前定會幫孫老把回鄉之事辦妥。”

孫交本以為朱浩只是讓他離朝,不讓他離開京師,現在朱浩直接了當回答,告訴他可以回故鄉,孫交多少有些意外。

不過隨即一想,我若是從朝中退下來,最多算是個前任戶部尚書,留在京城又能幫到這兩個少年什麽忙?是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你不去翰苑,要去哪兒?”

孫交沉默了一下,才又問道。

朱浩道:“不如孫老就在這兒放我下去吧……接下來的路我自己走。”

孫交突然想到什麽,立即回過身,從車後的氣窗看出去,發現一隊人簇擁著馬車跟隨,頓時明白,現在朱浩的身份和地位跟以往不同,光是朱浩上他馬車這件原本覺得微不足道的事,都有可能會讓很多人提高精神應對。

“那你下去吧,記得凡事不要勉強。”

諸多說教的語言,最後只變成這一句不痛不癢的勸誡,孫交讓車夫停下來,隨後讓朱浩去幹他自己的事。

……

……

朱浩不需要去翰林院報到,就算回翰林院當修撰,也不意味著他要回去坐班。

從朱浩的角度來說,無論是當刑部郎中,再或是當翰林修撰,都只是兼差,最好今天皇帝在朝堂上提出的這件事,別人回頭就忘掉,或是沒人把他當回事,然後他就又可以放風箏了。

當官的目的,不是為了在自己的職位上有什麽特殊貢獻,更主要的是身處官場外,卻可以做到大小通殺。

朱浩去見唐寅。

京師唐府。

張佐早早就到來,跟唐寅一邊交談,一邊等候朱浩到來。

從下人口中得知朱浩已到,張佐親自與唐寅去門口迎接。

“……朱先生,您辛苦了。”張佐這次望向朱浩的目光中,不但帶著崇敬,還帶著股極致的恭維。

朱浩很容易便理解張佐的心態。

以往他朱浩一直都在幕後工作,前台上的事都是別人在做,朱浩通常是以顧問和幕僚的身份,以影子的方式出現在大小事情裏,但今天朱浩卻做了一回出頭鳥,正式從暗地裏轉變到明面做事。

張佐把握風向一直比較準,此時已意識到,恐怕到朱浩正式上位的時候了。

……

……

唐寅的書房內。

三人皆都落座,旁人不得接近這書房。

張佐先表達了一下皇帝對此事的態度。

“……陛下對目前的結果還是很滿意的,大臣們妥協了,同時對太後那邊也有了交代,只是太後還是有所不滿,眼下陛下仍舊沒法繼承興王府宗祠……”

這就體現出蔣太後人心不足。

但也無可厚非。

親兒子還是把別人當娘,而自己只是個“本生娘”,啥意思?

瞧不起誰呢?

老太太我住在皇宮裏,得到了太後的待遇,也能天天見到兒子,憑什麽讓我跟兒子之間還有個“第三者”?

沒等朱浩說什麽,唐寅替朱浩解釋:“做事不能太急,要一步步推進。”

張佐笑道:“陛下明白,也跟太後娘娘說了,可太後還是催促,事早點定下來為好。朱先生您不必多想,其實太後也清楚若事情推進太過倉促,會招致大臣群起反對,但太後娘娘始終想讓興王府能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