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投資早期當然是燒錢的(第3/3頁)

朱樹人為此親自提前了一個多月,九月初就從南京南下,巡視了浙江沿海和福建北部,最後在十月初抵達福州視察軍隊,激勵將士們的士氣,並且接受鄭成功的誓師。

隨後艦隊拔錨起航,鄭成功親自帶著陳近南劉國軒等部將,率領戰艦二百艘,運兵船三百艘、補給船若幹。

全艦隊共計擁有水兵、水手三萬人,登陸戰兵三萬人,總數六萬余,對呂宋發起遠征。

艦隊十月初八從福州啟航,經過八天的航行,十六日在大員島南部的赤嵌港略作休整,重新補給途中消耗的淡水和新鮮果蔬肉食。

然後再次南下,經過十五天航行,率先抵達西班牙軍缺乏提防的林加延灣,鄭成功分出劉國軒部在此領兵一萬人登陸,建立起橋頭堡,並分出若幹輕快小型戰船提供沿岸巡邏護航。

鄭成功本人帶領四萬余人的主力繼續沿著海岸南下,直撲馬尼拉灣。

林加延城位於馬尼拉灣北岸正北方大約二百四十裏外,距離馬尼拉城三百裏,在林加延城北也有一處海灣,可以登陸,但不是深水錨地,不適合最大號戰艦靠岸。

歷史上,但凡是遇到菲律賓統治者缺乏統治基礎、可以一擊而滅的情況,那麽進攻部隊往往會選擇直接在馬尼拉灣登陸,

但如果統治者有一定的掌控力,可能會打成持久戰,為了穩妥一點,在林加延先開辟灘頭陣地就顯得更加穩妥一些。反正登陸後再占領圈地兩百多裏,也不算太遠太麻煩,這些地方本來就是要去控制的。

所以,歷史上七年戰爭時,英國為了打擊西班牙,就選擇了派艦隊直接登陸馬尼拉,把西班牙艦隊暴揍一頓。但最後戰爭結束簽訂條約,西班牙服軟了,英國還是得把馬尼拉還給西班牙。倒是後來二戰時美日爭奪菲律賓,圖的是長期統治,就從林加延灣先穩紮穩打。

朱樹人如今要的也是長治久安,不是跟英國人那樣敲打一頓就走,也就在戰前計劃時勸鄭成功持重。鄭成功對朱樹人是無條件信任的,攝政王說這樣打比較穩,他就嚴格圍繞著這個方案做詳細計劃。

而西班牙人果然也沒料到鄭成功會分兵先建立橋頭堡,於是被明軍順利登陸站穩腳跟,還迎來了呂宋島上不少此前被殘害逃到山林裏和鄉下的漢人。

漢人農莊主紛紛拿出軍糧補給朝廷大軍,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畢竟西班牙人此前挑動土著屠戮漢人,幾十年裏殺了三次,每次少則兩三萬,這種血海深仇,怎麽可能不希望大明幫他們報仇。

尤其呂宋的漢人,大約三分之二都是福建人下南洋,還有三分之一是潮汕人下南洋。而此番來襲的鄭成功也是福建人,跟這些人屬於老鄉,就更適合團結當地百姓了。

當然,有一說一,便於拉攏也僅限於在當地只占一小半人口的漢人,而占到七八成以上人口的南島土著、昆侖奴、野人,那肯定是不歡迎大明軍隊的。

他們本就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挑唆下,跟漢人有所仇殺,西班牙人也很擅長用一個土著民族去對付另一個,雙方的矛盾早就難以解開。

鄭成功了解了一下當地的情況後,倒也沒指望那些土著能拉攏。

反正拉攏不了的話,能把占兩三成的漢人拉攏過來就行了,其他有仇的土著族群用刀槍和大炮講道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