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子南巡(第2/3頁)

而鄭家的長子次子都是要走官場路線的,生意方面的事兒,也就分給小兒子們管,老三鄭明負責閩浙和大員的家業,老四才派來兩廣。

朱慈煜見鄭睿跟他年紀相仿,只比他年輕一歲,也就沒跟鄭睿擺架子,兩人相處很是不錯。私下裏朱慈煜還跟對方施恩套近乎:

“卿父當年與朕的父王相交於南京國子監時,可謂共患難了。都不是外人,不必拘禮。”

隨後朱慈煜還問了鄭睿可有官身,得知他如今剛剛及冠還沒功名。而且鄭成功兒子太多,恩蔭也沒排到那麽後面,還沒輪到四兒子。

考慮到鄭家這次又出了不少金銀錢財接駕,皇帝禦駕此後大半年的吃住都要鄭家園林承擔,朱慈煜也就給鄭睿賞了一個內務府員外郎的虛銜。

明朝如今的內務府官職設置,級別跟戶部是一樣的,只是下轄各司、科房的名目不同,內務府的員外郎同樣是正六品。

只有虛銜的員外郎,平時也沒有差事,但等於是得到了一個經營皇商的準入門檻。必要的時候,可以臨時接一些政府采購的買辦任務。

鄭家花了這麽多錢,給點方便也沒什麽。而且鄭睿也不在乎這些官職頭銜,他更在乎的是皇帝私下裏跟他套近乎論世交,這讓他受寵若驚。皇帝在廣州的日子,就更要好好接駕表現了。

朱慈煜久居深宮,天下奇珍都是見過用過的,鄭睿就只能變著法兒,給皇帝每天提供南京沒有的熱帶水果和熱帶海鮮。

誰讓這個時代還沒有冰箱呢,朱樹人又不想搞得跟李隆基楊玉環那樣奢靡,所以朱慈煜從小到大,連吃新鮮荔枝的機會都不多,大多數時候吃的還是果肉呈褐色的荔枝幹,芒果也同樣是吃的芒果幹。

如今既然到了廣州,鄭睿自然每天要給皇帝和後妃、閣臣都備足新鮮荔枝、芒果、椰子,反正這些東西在廣州也不太值錢。

這三樣東西,朱慈煜原本在南京皇宮也是見過的,只是除了荔枝外,沒吃過新鮮的。如今自然是每天拿椰子水當水喝,要享受個夠本。

對於皇帝的這種新飲食習慣,旁邊有些管事的宦官宮女不由覺得擔心,但他們又不敢直接管,就找到了隨駕的禮部尚書顧炎武,希望顧炎武幫忙勸勸,拿拿主意。

顧炎武也是近年來剛升到禮部尚書的,因為此前的禮部尚書吳偉業畢竟年紀稍微有些衰老了。盡管還沒到退休致仕的年紀,但吳偉業的才幹稟賦並不適合外交工作,所以朱樹人才在此番對緬、越用兵之前,做了人事調整。

顧炎武雖然原本沒什麽官場功績,但他畢竟是朱樹人多年的私人幕僚出身,對朱樹人的政治理論主張耳濡目染,理解最為深刻,也最能領會朱樹人的外交綱領。

而且最重要的是,顧炎武是一個有原則的人,而要提升大明的外交信用,讓周邊長治久安,講原則是很重要的,不能只想著短線撈好處。

朱慈煜此番出巡,也知道顧世伯是父王專門派來輔佐他處理外交原則的,所以並不敢輕忽,真有政務要處理,都會多聽他的意見。

可惜,此番隨駕的司禮監宦官找到顧炎武,希望顧炎武在生活方式上勸勸朱慈煜,注意龍體,顧炎武卻拒絕了。

顧炎武的說法很明確:“啟程前攝政王交代過我,只要盯著陛下別在外面拈花惹草就行了,至於口腹之欲,華服珠寶,該享樂便享樂,不必自苦。

不就是每天喝幾個椰子麽,只要不是常年如此,不至於就損了龍體。王爺說,讓陛下和以後的皇孫多見識見識海外物產,別總是覺得我大明地大物博無所不有,這沒壞處。”

那司禮監宦官聞言不由暗暗叫苦:“可要是因此變得奢靡,以後回了南京還經常要四方上貢,勞民傷財可如何是好?”

顧炎武聞言,很是坦蕩地點明:“時代變了,天下之大,寰宇八萬裏,我大明難道還能遠涉三萬裏、逼得英吉利法蘭西和紅夷都稱臣納貢麽?

未來與萬裏之外的洋夷打交道,靠的是貿易的力量,有利可圖,自然會有人殫精竭慮去鉆研‘奇技淫巧’,

或是想辦法把果物魚鮮曬幹脫水、將來再泡發,以圖長久保存,或腌漬,或冰凍,王爺說,總有一天,天下人的懶惰、口腹之欲、逐利,會交相融匯,鉆研出造福萬民的技法的。”

見顧炎武這種“天下學宗”都為皇帝的享樂找借口了,司禮監那幫沒文化的當然無法反駁。這話最後傳到朱慈煜耳朵裏,也讓朱慈煜有了更深的震撼和體會。

他一方面覺得這顧閣老實在是識大體明大義之人,不拘小節,另一方面也堅定了他開眼看世界的想法,而且決定後續外交談判當中,要更加聽從顧閣老的勸諫,絕對不能由著自己性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