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緬甸之戰-中(第3/3頁)

要從雲南到印度洋,必須在兩條江之間切換,前一段走怒江,後一段切到因陀羅婆陀河上,而對明軍來說,最兇險的就是兩江切換時那段翻越撣邦群山的陸路。

在這個位置,有一座相對低矮一些的山脈,叫做皎山,翻越皎山就可以殺入因陀羅婆陀河谷平原,但哪怕這段路只有一百多裏,也是大明完勝緬甸的最大障礙。

哪怕到了後世20世紀,抗戰的時候遠征軍入緬作戰,也是在這條翻越皎山之路的西側出口處,被日軍在密支那痛擊,損失慘重——這段慘狀,在後世電影《一九四二》裏,常凱申請李培基吃早飯那段戲裏,也有表現。

莽白賭的,就是“除了溝通兩江的皎山峽谷,其他地方都能讓,只要李定國敢棄水運而翻皎山,他就有把握把李定國弄死在高山密林之中。不打死也至少讓李定國被熱帶病瘟疫弄死!”

更何況,今年明軍還是沒等冬季就提前動手了,李定國剛入境時還是八月底,現在連番廝殺之後,也才剛剛十月初,並不是一年中最幹旱涼快的季節。

天氣對莽白有利,他就更有把握了。

……

莽白的算盤打得很好,但對面的李定國既然敢來,當然是有所倚仗的。

要怪,就怪緬甸人掉線太久,不了解天下的技術進步!

在臘戌西南地區,逐次把怒江沿岸和皎山東麓的陣地掌握住之後,又略微盤桓鞏固、從後方多補給了幾批物資,確保短時間內不會缺乏藥物和彈藥,李定國便準備翻越皎山,殺往阿瓦城。

他麾下的兩個主要部將,白文選和馮雙禮,都有些後怕,不由提醒:“侯爺,不可不慎呐!這皎山沿途,高山密林,而且如今不時還有暴雨,氣候也依然有些炎熱,不如繼續持重。”

李定國卻非常堅定:“當初我軍飛速拿下木邦、臘戌,殲敵數萬,靠的是什麽?不就是出其不意,利用緬甸人根本沒想到我們會秋季出兵,而非冬季出兵!如今正是擴大戰果的好時機,怎能錯失?

至於高山密林暴雨,已不足為懼!我前些日子,讓你們從後方籌集調運的硫酸、石炭酸、萬金油和其他治病藥物,還有火藥槍彈,數量可足夠了麽?只要這些不缺,翻越皎山不成問題!

傷員清創,可以用稀釋三十倍的稀硫酸提前消毒紗布、用稀釋二十倍的消毒手術刀具。普通消毒清潔可用石炭酸,防蟲驅蟲就靠萬金油,這些都是科學院生化所這五年來反復試驗改良的,已經足夠可靠,絕對可以殺莽白一個措手不及!

至於糧食,翻山搬運確實不易,但只要我們能出其不意圍攻阿瓦城,阿瓦作為緬甸前朝故都、當今陪都,城內必然囤積有大量糧草。破城之後,直接問緬人取就是了!只要我軍有半月行糧、再在臘戌囤積半月存糧,就可以大膽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