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留學生牛頓眼中的大明(第2/3頁)

據說,是因為大明如今善政治理,遠過往昔,每年處刑的犯人數量大減,各地都沒法維持劊子手的手藝了,老一輩劊子手年老不幹後,新一輩的手藝青黃不接,只好用斷頭台。”

原來,這一行英國佬看到的刑具,正是原本一百二十年後才會誕生的斷頭台。而且朱樹人讓人造的斷頭台,是一步到位的,沒有走彎路——

歷史上路易十六一開始發明的斷頭台,刀刃是平的,很容易卡住,一次性徹底斬首的可靠性不高。最後在法國大歌命過程中,經常一次性砍不斷,才想到改良成斜刃。

如此一來,沉重的刀體砸下來時,可以增加壓強,從一側往另一側逐次拉過去,把頸椎切斷,甚至還可以用來腰斬。

在大明這邊,朱樹人治國這些年,死刑逐年下降,當然也是一項了不得的德政,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畢竟按照唐朝人的實錄說法,李世民當初標榜自己“貞觀之治”,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貞觀年間,死刑最少的一年,全國只砍了三十幾個人”。

刑部和大理寺的人也是讀過史書的,這些年也沒少拿這個指標歌功頌德。此次斷頭台一出,更是當成“因為死刑太少,導致劊子手手藝生疏青黃不接”的鐵證,大肆宣傳。

與此同時,為了讓這個德政的產物好好充分利用,連從宋遼時期傳下來的淩遲,都被廢除了,更是堪稱千古德政。

當然,考慮到十惡不赦謀反大逆的罪行還是太多,為了能接軌,一下子不能跨度太大。普通的腰斬有點不夠花,那就臨時加設了多段腰斬。

此前淩遲至少是八刀斬,最多可以到三千多刀。改成斷頭台腰斬後,最重最重的一級,也只是八刀腰斬,然後還有五刀、三刀和最常見的一刀。

牛頓和莫頓船長好奇地觀摩了一會兒,下面很快就開始行刑了。

今天最重的一個犯人,就是這一輪杭州府試點助農騙貸手法的發明者,還組織傳授了自己的手法、層層發展了數千名符合申貸條件的轉籍農戶套現,從中抽傭賺取差價大頭,直接涉及的銀子起碼有幾十萬兩。

更關鍵的是,這種渣滓哪怕放到後世,也是屬於“詐騙金融機構”的,比普通詐騙量刑何止重上好幾級。何況如今是在大明,敢詐騙大明朝廷的直接放貸,因此最後被判了三刀腰斬。

劊子手先把這廝兩條小腿塞到斷頭台底下,然後嘩地放下鍘刀,把其雙膝以下鍘斷,然後再挪到腰胯以下,再來一刀,最後趁著還沒失血而亡,把脖子放上去,最終結果掉,三刀四段。

牛頓看得心驚肉跳,暗忖:那要是大明這邊最重的重刑犯,怕是就要從腳往上切,八刀九段了。不知得是何等大罪,才會遭此極刑。

這些外國人看得嘖嘖稱奇的同時,杭州府的普通百姓,也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刑具實裝,此前幾個月剛發明出來的時候,斷頭台只在南京用過。

百姓們自然也是興致盎然,看完三刀四段的,又看了其他幾個相對次要的組織者,都是一刀腰斬再一刀梟首。

罪至死的一共也就七八個,砍完後,官府又拉了數百個被枷號示眾的到人前,找了幾個大嗓門的公人宣講其罪行和判罰。

“這些都是惡意騙取朝廷助農借貸!經催收還拒不清繳的!騙貸不還,本金超過一百兩的,即日流放澳洲墾荒!

未還本金不足百兩超過八十兩的,流放婆羅洲!六十至八十兩的,流放九州島!四十至六十,流放蝦夷!四十兩以下,流放黑龍江!

朝廷如今待屯田墾荒的邊地有的是!敢詐騙朝廷、想試試國法的,可以盡管看看他們的下場!今日三堡碼頭便有海船接送,即日送去澳洲和婆羅洲的罪人上路!

朝廷也花得起這個錢,就當是五十兩買命,換罪人去邊地自生自滅、死前好歹把生地變成熟地!能有多少活下來,就各安天命了!”

朱樹人還是很仁慈的,他最後讓張世鵬和姚啟聖量刑時,並沒有按照利滾利算罪證輕重,而是只算了本金。如果本金就有一百兩完全沒打算還,等到十年按揭期滿,那都是至少本息總計三百多兩了。

官府宣布完之後,就有七八百號重刑之輩,被押送著往城南而去,出了城門,直奔錢塘江邊的碼頭。那兒有幾條四桅高速帆船等著,每船大約運兩百號犯人,分別去澳洲和婆羅洲。

旁邊圍觀的百姓,原本也極少有聽說澳洲和婆羅洲究竟在哪兒的,大部分平民也不愛學習地理。

此刻剛經受了切片腰斬的視覺刺激,馬上就給掃盲地理,這學習效果就很好,

眾人竊竊私語之間,很快就大致弄明白了“澳洲是極南煙瘴之地,比從江南到越南的距離還要往南四倍,婆羅洲也有至少比越南還南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