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板代扣了(第3/3頁)

秀才們不是說幹體力活有辱斯文麽?攝政王沒讓你們幹體力活,一開始就只是想要你們交銀子就行了!交銀子總不辱斯文吧?

於是乎,一波原本歷史上會反抗雍正的反對力量,如今卻沒法反抗朱樹人,直接消弭於無形。就算最後還是有人反對變法,但力量被分化瓦解後,就掀不起浪來了。

……

聽朱樹人把細節安排得這麽透徹,連無業流民如何安撫安置、防止再逼出李自成張獻忠都想到了,史可法和張煌言終於暫時找不出破綻了。

當然,任何涉及全國的大範圍變法,肯定不可能靠著幾天閉門會議就拍腦門解決的。

張煌言雖然目前沒想到,但他知道肯定還有很多小問題和細節,沒有暴露出來,因此他並不贊成操切推進。

他非常誠懇地建議:“不知殿下希望這個新法何時開始實施?能不能再延長一下討論和征求各方獻策的時間?而且就算實施了,能否不要直接全國推廣,先擇一省或數府予以試點?”

朱樹人對這個建議表示了肯定,他嘉許地點點頭:“這是應該的,按孤計劃的時間表,如今已經五月了,兩個月之內討論出執行方案,今年就搶在夏糧征稅之前頒布,讓戶部和應天府(南京所在的府)的戶曹官員、衙役稅吏統統學習起來,然後就只在應天府範圍內試點。

如若沒有太大的問題,明年就推廣到南直隸全境,若是稍微有點問題,那就明年僅限於在南直隸的江南部分推廣,剔除相對貧窮的揚州、淮安、鳳陽等府。若是問題很大,那就好好整改,明年依然只能在應天府範圍內繼續試錯。

一旦走上正軌,後續可以再花一年,推廣到江西、兩浙。再過一年後到湖廣四川,隨後是福建兩廣。等到南方徹底推行,至少是五年以後的事兒了。

如若一切反響良好,民間沒有怨聲,再徐徐往北方推廣。不過往北方一定要慎重,北方工商並不發達,缺乏基礎,一旦把百姓分為工籍農籍,怕是沒幾個人能真正找到工籍的活兒,就算有也會成為工籍的雇農佃戶。

不過好在如今北方人口稀少,淮北各省相加,不算東北的話,總人口也才一千五百萬。北方的田地還是夠百姓分的,農籍應該普遍有一二十畝以上旱田,安安分分納糧應該是沒問題的。

只是將來要提防人口繁衍過快,如果數十年後,繁衍到田地不足、而工商未起,朝廷就要疏導工籍百姓南下務工,否則這個工農分籍,可能會造成反噬。”

張煌言聽後,沒有再說什麽,只是和史可法對視一眼。

史可法也是點點頭:“當年前宋王荊公,便是在金陵為官數年,見均輸法和民間借貸渡過青黃不接之法,在金陵頗為惠民,回朝主政後,便力主全國推行。

殊不知,南北民情相差迥異,對工商的接受敏鈍不同,以至被山西籍的司馬光抨擊,還辱罵王荊公的爪牙呂慧卿‘心術似福州’。

殿下如今能看清我大明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南北民風迥異,持重推廣,不求操切,實乃大明之富,老夫並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