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新山海關大戰

隆武六年,八月初一,山海關。

自從七月底開始,遼西的戰雲,再次密布,明清兩方在消停了五個月之後,各自集結重兵,來到這一地區。

豪格開始只是打算來搶一把,利用山海關還在清軍手上,入關方便,一越過長城後,就可以化整為零,迂回到其他方向,哪兒空虛打哪兒,明軍主力追上來就直接跑。

至於永平府境內的明軍主力,豪格根本就沒打算去碰。半年前他放棄北京城的時候都不敢碰,現在還有什麽好碰的?那不找不自在嘛!

可惜,豪格打算迂回,對手卻沒想放過他。

他還沒來得及出兵,張煌言就提前在永平府境內加大了屯兵力度,而且把紮營位置進一步前移,讓明軍直接抵到了山海關關前、距離關墻城樓,最多也就幾裏路,也就是堪堪避開關墻上最重型紅夷大炮的射程。

明軍也不傻,就算要堵門,也沒必要真正貼臉,空出一段重炮的火力覆蓋距離,還是有必要的,這點孔隙也不夠大軍迂回繞路。

看到明軍有所準備,豪格麾下不少王爺、貝勒就開始打退堂鼓。他大清這幾年連戰連敗的陰影還沒散去,誰也不想再玩命。

於是就有人勸豪格要不放棄算了,至不濟,也可以考慮換個方向,從其他地方破口而入,大不了強攻一段明軍空虛的長城關墻。

勸說的人,不僅有滿達海、嶽樂這種掌兵親王(博洛在內黃大戰中受傷,回來後死了,爵位由其兄長嶽樂繼承),也有鰲拜這樣的豪格絕對心腹,不得不讓人重視。

對於另找空虛破口的建議,豪格倒也不是不能考慮。但放棄山海關,他肯定是不願意的。

於是豪格勉為其難激勵部下:“諸位不要被南蠻子打怕了!此前我大清接連失敗,就是因為陷入了漢人的攻守城陷阱!我們自以為得了天下,不願意丟失土地,明軍要占我們已經占住的城池,我們就流血拼命!

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了城池的束縛,回到了先帝朝時的態勢,可以搶了就走,明軍機動不如我軍,逮不住我們的!勝利必然重新屬於我大清!明軍妄想殲滅我們,那是癡人說夢!

眼下這山海關,依山傍海,不比尋常城池,若是城池,明軍能四面圍攻,包圍我軍試圖殲滅,以明軍火炮之犀利,我軍未必敢死守。

但山海關背後來路開闊,只要明軍沒有翻越燕山,我軍就可以在此消耗明軍,打擊明軍士氣,以一場大勝止住明軍的勢頭,讓他們再次不敢小覷我大清!如果不在這兒打出數年太平,將來明軍一直藐視我大清,年年來擾,就永無寧日了!”

眾將被豪格的這番道理說服,這才勉強提起意志,決定跟明軍打一場山海關防守戰。

畢竟連番大敗之後,總得打一場勝仗,才能止住敵人的覬覦,不讓人小看。這不僅是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了,更是為了長久的太平。

而且滿清內部還有一重壓力,那就是他們如今的統治格局,一時不搶劫或許還活得下去,但如果長久不搶,絕對是要崩的。

半年前從河北有計劃地撤出時,豪格也不是完全沒長心眼,他在帶走了滿人族人的同時,也帶走了幾十萬漢人——這種掠奪人口,並且讓他們漸漸滿化的事情,從奴兒哈赤到黃台吉,一直都有幹。

一方面是滿人人口太少,能同化一些對他們忠心的、擡旗為包衣,就盡量多擡一些。

另一方面,滿人缺少工匠和技術人員,從河北撤退時,北方中原的技術人員自然是能帶走多少就帶走多少,這樣出了關才能繼續造火槍大炮,並且讓自己的技術也盡量模仿學習明軍的進步,不至於落後太多。

要養活那麽多工匠,就需要大量的錢糧,這些人挖來不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而是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或者給漢軍旗當兵的。

不拿錢糧穩住他們的忠心,如果從內部爆發出變故,再結合大明的外部壓力,那就不是滿人同化他們,而是滿人自己被遼東漢人反過來同化了。

滿人全族經過多次重創,眼下只剩下四十多萬人口,而且是男女老幼都算上了。

核心的滿人十五歲以上男丁,只剩下了七八萬人,幾乎需要全民皆兵,被打回了奴兒哈赤時代的艱苦狀態。

十五歲以下的孩子,不分男女,加起來有十幾萬。最後剩下的二三十萬,則是十五歲以上的女人。

如此嚴峻的形勢,讓豪格沒有更多選擇。

……

雙方就在這種互不退讓的姿態下,開始了山海關的攻防戰。

八月初四,在幾天的簡易工事準備後,明軍就開始采用簡易的沃邦攻城法,從距離山海關關墻三四裏路的地方,就開始挖掘壕溝,朝著山海關關墻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