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收回拳頭是為了打出去更疼(第3/4頁)

至於那些在皇宮中已經生活了七年以上的、也就是崇禎朝開始就已經在內宮中的宮女宦官,屬於大明原本自己招的舊人,這些當然不能全部一腳踢開,否則有傷朝廷體面和仁德。

所以就區別對待,先甄別一下:

如果宦官有在這七年裏主動討好韃子新主子、媚上求升遷的,也一律趕出宮去,有主動幫韃子主子出主意殘害同胞的,查實有證據更要處死,這沒什麽好說的。

如果宦官在這七年裏沒有媚上劣跡,沒有得到滿人重用升遷的,那大明肯定要留用,給他們一個養老,以示仁德。

宮女部分,被韃子玷汙過的,朱樹人已經放出去了,朱常淓也覺得做得對。而那些沒有被玷汙過的,也要分年限,入宮七年以上的,是大明自己招的,只要不玷汙,大明就要負責養老,被玷汙過的,賞賜給將士們,也可以得養老。

入宮七年以內的,算是韃子招募的,這些人忠誠度就完全可疑了,一律放回民間。

朱樹人對於這個旨意,當然是嚴格執行了——其實朱常淓的想法,朱樹人在接旨之前,差不多就已經想到了,但他不願意越俎代庖。

當年明初藍玉就是在這事兒上授了人把柄,說他玷辱元廷後宮的妃嬪宮女。倒不是說淩辱異族韃虜的女人不對,而是有些事情,不是人臣該自作主張的。

朱樹人只是專權,但他專權是為了更高效地拯救天下,不是他生性跋扈。

那些不影響大政方針的地方,他還是能謙虛就謙虛的,犯不著為沒有政治利益的小事去跋扈。

……

嚴格按照旨意處理了北京的殘留問題後,朱樹人終於在四月十五這天,班師二十萬南下。

大軍正常行軍,不過日行六十裏。但南歸途中,因為不用帶糧食,走到哪吃到哪,所以可以快一點,陸路至少日行八十裏,部分水路可以百裏。

大明如今還是越往北糧食越緊張,所以能吃南方糧就吃南方糧,免得往返運輸浪費。

短短一個月的行軍後,兩千裏的路程就走完了,五月十六這日,正式回到南京。

朱常淓親自出城,一路到鎮江金山渡迎接班師大軍,再一起回京,禮遇之盛,堪稱大明之最。

誰讓這是光復北都的大功,比此前歷次勝利,都更值得禮遇。

朱常淓還宣布,全國範圍內,免除田賦丁稅一年,以慶賀光復故土。但商業稅並不免除,余糧也都需要按官府給的保底價向百姓收購,畢竟飯還是要吃的,如果一年不收糧食,朝廷根本撐不住。

各省百姓聞訊,免不了鼓腹謳歌,普天同慶。那些吃慣了韃子苦頭的,更是喜極而泣,南京街頭和這一路上,到處都是真心擁戴夾道歡迎的百姓。

朱常淓為了示功講武,也是難得地騎馬而行,穿上了如同《出警入蹕圖》上一樣的鳳翅抹金冠、銀鱗金龍紋甲。並賜朱樹人並轡而行、只落後一馬頭。

但滿朝文武、圍觀百姓,並無覺得不妥,這是北伐中原、恢復故都之功應得的。

回到南京紫禁城裏,自然又是繁瑣的賜宴接風,並且給有功將士各個賞賜升官。

一時之間,大明朝廷又封出去足足五六個雜號將軍號、多封了七八個侯爵。

而曹變蛟、黃得功二人,更是被封了公爵——大明已經很多年沒有封公爵了,但當初朱元璋開國、朱棣篡位時,也都是封了公爵的。如今恢復中原之功,當然也當得公爵。

劉國能李輔明張名振等等,火候多多少少還差一些,後續還得指望北伐草原、或者對遼東建奴最後一擊時多立功,有生之年或許還有可能,其中年紀大的那幾個,就沒什麽希望了。

另外,連帶著李定國等年輕將領,也因為最後跟豪格在內黃縣的大決戰時,表現突出,治軍嚴謹,在清軍主力殺入明軍大營後,還能保持住那些趴塹壕的部曲不崩潰,跟清軍纏鬥到底,為最終痛殲清軍主力創造了條件。

所以李定國也被封了伯爵,作為一個西賊降將,錯過了救亡之功,眼下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他還年輕,後續對滿蒙的深入打擊如果能再立奇功,希望還是很大的。

將領、文官們一一封賞後,最後只剩一個朱樹人本人,但他卻是功高難賞了,他已經是一字的親王,大明最高的武職也早就是了,沒什麽好給的。

好在朱樹人也不在乎這些,他這人只要悶聲發大財掌實權好了,虛名不重要。

……

花了幾天時間,處理完一切封賞升遷,君臣之間總算空閑下來,有時間討論一下後續的平賊時間表、未來數年的大政方針。

五月二十日,朱樹人回南京後第四天,朱常淓再次單獨召他入宮議事,還沒有召其他閣臣,反而讓女兒朱毓嬋陪同,以家宴的形式,顯然是便於朱樹人直抒己見,搞一言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