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4/4頁)

孤也不求朝鮮國立刻對韃子進攻,但只要守住鴨綠江,並且公開重新承認我大明為正朔,驅逐韃子國使出鏡,就算你大功一件。

孤現在要的是對韃子全面施壓圍堵,徹底打爛多爾袞的威望!讓韃子感受到眾叛親離!如果韃子敢進攻朝鮮,你便以你那三營兵馬、聯合朝鮮原有官軍抗擊。如果韃子勢大,孤自會另派援軍,在鴨綠江防線給韃子放血!”

朱樹人開出的條件中,倒也不是完全沒有貓膩,他也擔心先進武器流出,所以狙擊槍是絕對不讓李愉帶回去的。

那一個營的精兵,也只給兩千支武昌造滑膛槍,還有兩千支只給前些年造的鳥銃、魯密銃、斑鳩銃。至於剩下兩個營八千人的裝備,就更是只給更早的舊明軍制式裝備,但確保數量足夠。

說白了,很多都是明軍升級後淘汰換代下來的東西,給朝鮮東夷用用也夠了。又沒收朝鮮人錢,還要啥自行車啊。

至於軍餉,就是直接帶一批征兵銀子去,作為安家費和發餉,其他東西朝鮮就地解決,減輕後勤壓力。

李愉一聽,頓時有些熱血沸騰。

他幫著打工六年了,好處倒是不少,就是不能見光不爽。聽王爺這話,他總算可以洗白見光了!雖然機遇和風險肯定是並存的。

朱樹人吩咐完之後,還把一份還未用印、僅僅是草擬沒走完流程的詔書先給他看了,他只要接受,就是“安東將軍”了。

當然,明朝沒有正規的將軍制度,加將軍號都是從古代雜號將軍裏隨便選的。

所以倒不跟漢唐似的有“四征四鎮四平四安”排序。“安東將軍”也未必比劉國能的“蕩寇將軍”或者黃得功的“平賊將軍”高貴,都是一個档次。

當初朱樹人短暫擔任過兩年的“克虜伯”爵位,嚴格來說也和那些平賊蕩寇差不多含金量,無非現在已經棄用了。

王爺這是終於下定決心要掀桌子了,才放開了給他升官封將軍。

李愉心裏很清楚,這事兒招禍肯定是會招的,韃子知道後肯定要給壓力。但明清之間強弱形勢已經逆轉,朝鮮如果及時跳船,重新反正,將來還好說當年確實是被韃子逼的。

而且不管朝鮮國王如何,李愉他自己家肯定能從中得到不少好處。他爹已經是兵曹判書了,如果他們家得到了大明的支持,升到領議政(相當於大明這邊的內閣首輔)還不是輕輕松松?到時候朝鮮一切就是他們說了算!

事實上,其實都不用發生李愉這档子蝴蝶效應,因為在原本歷史上,再過一年(1649),等現任朝鮮國王李倧薨了之後,他臨死托孤給李時白輔政,李時白自動就升為左議政、吏曹判書。再過幾年,也會慢慢升到領議政的。

李愉如果回國,無非是把這個進程加速個五六年。

想明白利弊後,李愉立刻拍著胸脯打包票,磕頭謝賞,表示一定完成王爺的囑托。

朱樹人點點頭:“那你且歇息半個月吧,把人馬約束整備好,過完正月,等風向順利了,就讓張名振派艦隊運你回漢城。”

“末將謹遵鈞命!”李愉抱拳時整個人都在發抖,心中還存了一個想法。

他只是李時白的庶出子,所以當年才不被父親重視,讓他給作為嫡子的三哥當替身、去清國當人質承擔危險。

現在他已經是大明皇帝明詔冊封的東江總兵、安東將軍了!有三個營衛的編制!帶上四千精兵、還有八千人的武器裝備、餉銀,回國募兵鎮守。這妥妥是鳥槍換炮了!

那三個嫡兄,還敢看不起他這個庶弟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