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3/4頁)

一方面他也希望女兒女婿外孫能穩穩掌握住權力,好好過渡下去。另一方面,他自己畢竟是皇帝,女婿如果太強勢,搞到一言九鼎,他也擔心被完全架空。

朱樹人被招來後,朱常淓略微忐忑地問他意見:“眾臣皆力諫卿親自督師,卿意下如何?”

朱樹人浮光掠影快速看了一遍,精神抖擻應諾:“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受父皇厚恩,天下百姓期待,自當鞠躬盡瘁力保我大明江山。

此番韃子敢來,不僅要趁機痛擊,說不定還能趁勢北伐,光復中原!臣願親領京畿重兵,過江至合肥督師,隨機應變。”

朱常淓看著女婿的眼神,觀察了很久,嘆了口氣:“卿如此說,朕便放心了。宮中府中,不必擔憂,朕自會看顧,卿但盡心戎事即可。”

離開乾清宮後,朱樹人剛準備拐去春和宮,見見老婆兒子,結果在宮門口看到大都督府主簿顧炎武在那兒候著。朱樹人便臨時停步,隨口吩咐:

“亭林兄,幫孤寫份《出師表》,不求有武侯的文采,但也要配得上載之史冊、流傳後世,對得起此番庶竭駑鈍,驅逐韃虜,光復中原,還於舊都!”

“下官謹遵鈞命。”顧炎武長揖領命,自去舞文弄墨不提。

朱樹人轉過幾處池閣樓台,信步走進春和宮,門口的宦官宮女也並無人阻攔——

雖說春和宮裏住的那位小皇孫,名義上現在是朱樹人的“內侄”(老婆的侄兒),理論上姑父探望內侄還是該走流程請示的。可實際上壓根兒沒人多這個事。

朱樹人剛進門,就看到妻子朱毓嬋帶著個一歲零七個月的朱慈煜在那兒亂跑。兩周歲不到的小孩,正是最頑皮的時候,學會奔跑後就想著到處竄,根本攔都攔不住。

至於學說話,大約七八個月的時候開始學喊父母,一周歲能喊大部分親戚、認識些東西,如今一歲七八個月,勉強能說些短句子。

朱樹人攔在跑步不看路的朱慈煜面前,朱慈煜直到撞上人才停下來,又往後跌跌撞撞。

旁邊貼身陪跑的宮女連忙一躍、順勢一滾,滾到皇太孫背後當墊子。朱慈煜果然往後摔倒,一屁股坐在宮女身上,緩沖充分毫發無傷。

朱樹人不由搖了搖頭,為了怕這孩子夭折,出生以來保護過度了,以至於如此驕縱。將來漸漸懂事,再這樣任意胡作非為,怕是要養廢,大明江山白給到一個廢物手上,自己畢生心血建設,怕是也會損耗。

等孩子再稍微大一點,不容易死了,該教訓還是要教訓。

“起來!以後亂跑摔了不許讓別人墊背!自己摔幾次就知道疼了!”

朱樹人板著臉,倒也沒說什麽文縐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兩歲小孩一個字不識聽得懂個屁,當然只能跟他說“自己摔過才知道疼”這種最粗淺的生存常識。

朱慈煜倒也怕他,乖乖認了:“是,父王。”

朱樹人法令紋抽抽了一下,毫無表情地輕聲說:“喊姑父。”

朱慈煜很是不解,不知道該怎麽喊。而這一拖延,朱毓嬋也已經趕過來了。

她連忙低聲說:“孩子還太小,扭不過來,剛學說話的時候,私下裏就教他喊父王母妃了,現在腦子還轉不過來呢。以後懂事了再慢慢改就是了,這種事兒不急,又沒外人聽見。”

一年前,朱慈煜剛牙牙學語喊父母的時候,朱毓嬋哪裏會跟兒子講究朝廷禮法、兼祧宗嗣的繁文縟節,當然是按照天然血緣教他喊了。

嬰兒學東西需要很長時間的鞏固,而且天性使然,自然發音就比較容易發爸媽之類的音,這是無論種族人種都一樣的。

一旦初始知識鞏固後,再要強行扭轉非常麻煩。按照現代醫學,基本上也是三歲以後才能理解這種程度的復雜敘事。

朱樹人也只好暫時作罷,摸了摸朱慈煜的腦袋,簡單說教兩句,讓他到旁邊玩。他今天主要是來找朱毓嬋的。

“父皇已經收了群臣無數奏折了,三天後孤便要出京,帶兵督師合肥。阿濟格那邊有蒼水兄和劉國能頂著,淮揚有李輔明。

孤坐鎮合肥,只要擊退阿巴泰和博洛、嶽樂,南京人心便能重新安穩,用不了多久時間,後續追擊,自然會分派眾將,不會親力親為的。”

朱樹人隨口許諾,也不管自己做不做得到,這些話只是為了讓妻子安心,別多想。

朱毓嬋果然還是有些不舍,大眼珠子都水汪汪的,挽住夫君的胳膊搖晃:“又要親征?都當王爺了怎麽打仗還得親力親為?這兩年看著朝中百官都挺服帖的,怎麽事到臨頭又鬧騰了。”

朱樹人凜然道:“這有什麽好怪百官的?這不是孤應當做的麽!要說掌權,當年賈似道在南宋權柄小麽?忽必烈重臨,他不還得親自督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