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位王爺感動麽?(第3/4頁)

但這一世,張國維可是跟沈家交情很久了,當年他在蘇松做官時,就跟沈廷揚交情很好,後來還跟朱樹人聯手推厘金改革。

張國維怎麽可能被朱以海誘惑?所以哪怕只是對“陛下給過繼孫移宮春和宮”這事兒探口風,張國維也立刻警覺了起來。

導致張國維警覺的下場,自然是非常慘的。張國維立刻讓嫡系心腹將領蔣若來暗中帶兵封鎖徹查,沒多久就發現了“諸王串聯、議論宮闈”的罪證。

這種大事,消息當然會飛馬急報南京,送到皇帝面前,朱樹人也會第一時間知道。

對於這位魯王,朱樹人從人品上來說,還是佩服的,但天無二日,既然涉及權力鬥爭,有些事情就不能心慈手軟。

得到消息後,當然是立刻下令張國維把相關人等全部拿下,押送進京。有武力反抗的,讓浙江總兵蔣若來直接討平。

魯王雖然沒有兵權,但知道事發後必死無疑,也肯定會狗急跳墻一把,就靠著家丁護衛,還有一小撮被他蠱惑、腦子不清醒的浙江舊明軍基層軍官,

加上杭州、湖州一些不滿張國維治理的地方豪紳,總之能拉攏的總人數也就幾千人,還大半是烏合之眾。

這些烏合之眾能幹成什麽屁事?一番短暫而急促的腥風血雨後,短短半個月,浙江這波麻煩就平定了。

蔣若來還美滋滋靠著平叛拿了個不能世襲的伯爵,功勞實在是撿得輕松。

經此一事,更主要是證明了南方各省,實在沒多少人在乎未來的皇帝血統是不是父系出自朱元璋後人了。

那些少數借著迂腐之名、行抗商稅、抗檢地檢隱戶之實的反抗派,跳出來只會讓朱樹人解決得更方便、社會改革更徹底更順利。

江西那邊,也跟浙江一樣稍微鬧了鬧,但很快也討平,全部死者不過數千人,很多還是投機分子,殺了剛好清出大量無主田地。

軍事平叛結束後,下一步就是政治上的審判工作。

這項工作從九月初開始,持續了個把月,最終核定魯王等四位王爺是這次串聯和煽動督撫的發起者、實施者,那就沒話說了,直接全家處死。

剩下的朱慈炱等三王,居然只是收了信沒敢回復,或者是回了信拒絕、但沒有檢舉揭發,實在抓不到實質性參與的罪證。

原本下面辦案的人,還有個別想通過討好朱樹人升官上位,把朱慈炱等也都殺了。

但朱樹人反復核驗後,還是決定把這三王廢為庶人,奪爵除國,沒有給朱以海回信的還需要圈禁,回信拒絕的則免於圈禁,但除國還是得除的,罪名都是“知情不報,聞逆不舉”。

知道別人謀大逆,就算你拒絕,但只要不告發,一樣有罪,最最法外開恩也只是不致死。

個別幕僚還覺得朱樹人心慈手軟了,以為是史可法勸說阻撓的結果。

但朱樹人卻光明磊落,讓屬下稍安勿躁:“史閣部確實說過要賞罰分明、主犯從犯示以區別,所以,刑罰必須分出輕重。

但本王也是支持史閣部的,若是都殺了,豈不是顯得朝廷在趁機擴大打擊。剩下那幾個,已經無害了。”

朱樹人這番話的道理,幕僚們很快也理解了:那些人密謀時的借口是清君側。

要是皇帝徹底把所有但凡有一點點牽連的王爺都殺光,那吃相太難看了,有可能導致大家揣測他們說的“清君側”理由是真的,皇帝真是朱樹人的傀儡了。

現在,皇帝展示了對不同輕重情節的區別對待,沒有都殺,說明他還是有實權的,也是聖明的,能駁斥對朱樹人最有利的意見,依然是從最有利於國家的角度決策施政。

那還有誰能說皇帝是被蒙蔽的傀儡?

至於兩三個已經被廢爵除國的家夥,留條命也沒威脅,已經失去法統了。

經過這番清洗,四王滅門,三王除國,十一位王爺進一步去掉了七個,只剩下最後四個,實在是慘兮兮。

這四人裏,從朱高熾和朱棣分出去的各剩一個,朱元璋分出去的還剩兩個。其他統統或死或除國。

敢對“新移宮案”指手畫腳的,就是這個下場!

能活到現在的王爺,基本上也是懦弱到不能再懦弱,幾棍子都打不出一個屁來的,完全沒有威脅。

通過徹底清洗諸王,順帶著把對時局不滿的黨羽剪除,朱樹人也無形之中把大明的冗員冗官冗王問題基本解決了,吃財政飯的開支大大縮減。

原本一個王朝到了後期,之所以不得不強行重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趴在財政上吸血的人口越來越多,無論怎麽改革裁撤機構都是越裁越多。

哪怕斃了一部分人,他們還有親朋故舊能靠著裙帶關系爬回來,繼續吃財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