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3/3頁)

另外,既然是比照宗室親王之例了,如此國難之秋也確實需要糾合天下軍力財力,勠力同心共赴國難。

是否也需要恢復太祖時大都督府、或五軍都督府舊制,或另設類似統籌天下全軍之職,以利將來北伐中原、再造河山?”

乾清宮內,再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最後還是內閣首輔、兵部尚書史可法站了出來,識時務地主動帶頭:

“陛下胸襟,非凡人可及,如此用人不疑,可謂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雖漢昭烈之於諸葛亮,莫能及此。

聖人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陛下切切以拯救蒼生、光復中原為念,心神無貳,不及其余,雖亙古未能有如此胸襟者。臣等豈敢不附驥尾,以成陛下聖德、共沐中興氣象。”

到了這一刻,史可法其實也想明白了,非朱樹人不能拯救大明。

韃子入寇,殘害中原,這已經不是一家一姓江山的事,而是天下存亡的事情。相比於神州陸沉,其他小義小節,還有什麽好拘泥的?

而且以朱樹人這個巧妙的身份,史可法知道他不會亂來,也犯不著亂來,他已經太了解朱樹人是怎麽想的了。

至不濟,也就是將來天下都是朱樹人“血緣上的兒子、法統上的侄兒”的。大明江山的招牌可以一直保存下去,這還不好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