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閻應元:撞墻也是一種刹車的辦法(第2/2頁)

“王爺……要不咱試試繞過江陰,繼續東進?無錫雖然泥濘難行,大不了直接去鹿苑,再去蘇州,把江南徹底攪爛?”

多鐸一聽這種不靠譜的話,便氣極反笑:“蠢材!你當江陰那麽好繞?是,我軍目前確實不用怎麽顧及糧道,可以搶到哪兒吃到哪兒。

但江陰背後各縣,如今能不做好提防堅壁清野?如今是寒冬臘月,鄉野之間能搶到多少存糧?還不是得攻城!

江陰都攻不下來的話,朱樹人的主力就跟在丹陽、武進附近,他要是發現我軍要分兵迂回繞過江陰,能不上來猛咬我軍一口?

黃公山、惠山阻隔,道路泥濘難行,我們六七萬兵馬能同時一夜之間繞過江陰不成?若是前軍繞過去了,斷後的人馬還沒開拔,被曹變蛟的騎兵突然插上各個擊破又當如何?

只有拿下江陰縣,才不用怕朱樹人追擊!反過來我軍還能利用江陰險阻,把追兵堵在西邊。縱然明軍能從太湖上走水路迂回,至少我軍可以騰挪!”

多鐸這番話,把那幾個富貴險中求的無名幕僚說得慚愧不已,再也不敢獻那種明顯不知兵的方略。

不過,這些建議也不是完全沒用,比如旁邊的張存仁,就趁機分析了多鐸的心態,也從多鐸和那些人的對答中,得到了一些啟發,算是頭腦風暴了。

張存仁靈光一閃,補充建議道:“王爺稍安勿躁,他們一家之言,雖不能用,卻也是為朝廷著想,而且,也算頗有啟發。

我軍眼下是不能冒險繞過江陰、給朱樹人留各個擊破的機會。但這不代表將來我們如果真的攻城不利時、不能假裝擺出要繞城而過、首尾不能相顧的樣子,來引誘朱樹人追擊、實則我軍卻沒有繞城而過,只是誘敵一個野戰決戰的機會!

而且,這個騙術還能舉一反三,比如,當我們攻城不利時,我們既可以假裝要繞,要顧前不顧後。也可以利用江陰被徹底團團圍住,內外消息不通,在攻城不利時直接假裝很順利,讓朱樹人誤以為江陰危在旦夕,從而為了救援,不得不輕進跟我們決戰。

無論是示弱裝繞城還是示強裝即將破城,都可以作為圍點打援的逼戰技巧!”

這番話總算是說到多鐸心坎裏了,確實,哪怕到了這一刻,多鐸仍然自信地覺得,清軍是野戰無敵的!

原因無他,他現在三戰三敗,但這三場戰鬥都是清軍不得不攻堅的戰役!這就說明了明軍非常懼怕跟大清精銳野戰!哪怕對方人數已經超過了他的兩倍甚至三倍,也依然怕野戰!

不就是兩三倍的人數差麽!在多鐸眼裏,野戰中這都不是問題!當年薩爾滸之戰,明軍是清軍幾倍?松山大戰,明軍又多麽人多勢眾?還不是都被清軍反殺了!

多鐸不得不嘆道:“還是此論中肯,也罷,這江陰還得攻,但既然不能速下,就要留點力,不許尚善再派甲喇章京以上的將領親領先登!這閻應元太能凝聚軍心士氣了,比狠怕是嚇不住這群南蠻了,不要好勇鬥狠!”

……

清軍認識到了無法通過殘忍兇狠嚇破明軍的膽,很多搏命鬥狠的招數也就不敢用了。因為他們都知道,再用也是白白浪費人命,起不到效果。

很多招數,在傷亡交換比和持久戰方面,都是低效的,不值得,它們唯一的價值,就是鬥狠,氣勢上摧垮敵人。

明軍的勇氣,不但讓清軍放棄了某些嘗試,還讓清軍自身士氣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此後七八天,乃至半個月,清軍在江陰城下,重新回復到了低烈度的穩紮穩打,閻應元留在城西的幾個前出式三角堡,也有漸漸被清軍不計代價挖地道爆破而出現塌陷的。

但總的局面依然再閻應元控制之下,他知道按這個進度,清軍要拿下江陰還需要很久。

但清軍的動作,顯然不僅僅在戰場上,張存仁教多鐸的那些計策,多鐸也有同步使用。

比如,明明攻打江陰很不順利,多鐸卻讓人四處對外散播謠言,說江陰就快被攻下了,還放出去一些不知真相的被剃發難民,進一步制造恐慌。

考慮到江陰城確實被圍得鐵桶相似,內外消息不通,一只蒼蠅都飛不出來,多鐸這番騙術,包圍圈外遠處的明軍,還真沒法求證。

所以曹變蛟等將領,又有些坐不住了,紛紛去找朱樹人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