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3/3頁)

“不過,真要是我大清徹底占了河北、山西,就能靠河北山西的錢糧財貨以戰養戰了,漢地富庶,兩省的供養,還不及遼東麽?

到時候也就不用指望遼地轉運糧餉物資助軍了,就算要撕破臉繼續南下,大不了讓孔友德水師提前收斂,不給鄭成功朱樹人機會便是……”

多爾袞反復想了一下,心中如是暗忖,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

沒辦法,主要是吳三桂有退路,有補給,這已經是立於不死之地了,就算敗了至少能走,他真的有能力選擇把山海關的要塞獻給誰。

“也罷,那就依吳將軍之議,本王也擔些幹系,就從薊門長城入關,側擊李自成。事成之後,河北山西二省歸我大清,不得爭競!吳三桂只要努力殺賊,自然許他不用移鎮。”

多爾袞痛苦地答應了,但內心其實也沒打算徹底執行自己的承諾。他許吳三桂不用移鎮,實際上也是暗藏了一個保質期的,那就是在他大清拿下河北、山西二省之前,不用吳三桂移鎮。

真要是入關站穩腳跟,兩省土地掌握住了,北京城裏也住穩了,到時候再來撕破臉皮,問吳三桂要更多,也不遲嘛!

清國從來都沒打算長期信守承諾,都只是先虛與委蛇一年半載罷了。

而多爾袞說他也要擔些幹系,倒也不算虛言。因為黃台吉才剛死四個月,他也還沒建立起足夠決定性的功勞,來確立其在滿清內部的絕對領導權。

眼下濟爾哈朗和豪哥,還是有點能力對他的決策指手畫腳的,多爾袞要是出賣本該拿到手的利益,也會對他威望有損(在清國人眼裏,少賺就是虧,原本可以吃幹抹凈的條件沒吃幹抹凈,給對手剩了一口肉,那也算虧,是可以追究領導決策者的不力的)

這一切,都需要多爾袞暫時忍辱負重去擺平,直到他真進了北京城,那番潑天之功,才能徹底確立他絕對不容置疑的統治威望——畢竟,先帝黃台吉也沒能進北京。

一番艱難的補充談判後,雙方又確認敲定了一些細節,當然這些細節主要是在童逵行和範文程之間談了,多爾袞不會親自管那麽細。最終,清國和吳三桂終於達成了“結盟而不稱臣、願意作為清國客將助戰、並許割二省、許不侵犯清國渤海灣補給航路”的盟約。

多爾袞的部隊,也立刻開拔,從塔山由燕山以北草原路線,直撲薊門長城,從那兒迂回入關。

山海關正面,吳三桂的守城戰,也已經慘烈地展開了。吳三桂和李自成的兵馬,殺得難解難分,只是靠著天下雄關,吳三桂兵力雖少,卻也堅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