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弑君者劉宗敏(第2/4頁)

怯戰避敵、賄買首輔、辦事不利拖延友軍救駕……劉澤清有幾個腦袋夠砍?

劉澤清心情復雜無比,他的恐懼怕是也就僅次於左良玉了,但又不得不幫著籌措戰船。

而朱樹人為了證明自己的全心全意,也是在確認劉澤清無法快速拿出足夠的船只後,這才又派出信使快馬回到江南後方,傳令讓鄭成功和海道總兵張名振一起,從海路出兵,

走歷年海運漕糧的老路,看看能不能到天津衛或者山海關等地,要是能救援一部分京畿附近的皇親國戚,多留條後路,或者是幫助山海關官軍加速回援到天津衛再進京,都可以隨機應變。

這個命令也需要三四天傳達給鄭成功和張名振,而海軍啟航也需要時間,因此哪怕是找最就近的港口啟航,至少要半個多月之後才能到了。

而朱樹人前期沒有直接越權要求海軍救援北京,這也不能怪他,因為海軍的權限確實不在他手上,

海道總兵是他父親、南京戶部尚書沈廷揚管著的海路護漕武裝。哪怕是親父子,官場上的職權也要分清楚。

至於鄭成功家族自己擁有的海軍力量,那更是法理上跟朱樹人完全沒關系了,朱樹人能請托動他們幫忙,那是人情,就算請不動,也是應該的。

此前朱樹人自己的主力距離華北戰場還太遠,如果當時就提前讓鄭成功、張名振動手,那以鄭、張兩人的兵力,上了岸絕對是打不過李自成的,只會白給。

如果當時只讓這支海軍孤軍深入作戰,還要想成功的話,除非是直接接應崇禎撤離北京,從海路南逃——但崇禎太剛毅了,他從沒提過要南巡,最後關頭北京的朝臣也沒有一個勸他放棄北京,他也不好意思主動開這個口,就錯過了下令的窗口期。

既然崇禎沒有下令讓海路的官軍護送他逃跑,張名振總不好自作主張提前抗旨劫駕吧?

……

然而,無論是劉澤清還是鄭成功的籌措,最終也是用不上了。

朱樹人進入兗州府地界後八天,崇禎十七年正月初十。部隊剛剛靠著數量不足的船只,分批把半數以上人馬渡過黃河故道,北方卻傳來了更多噩耗,說是李自成已經殺進北京城了。

一時風聲鶴唳,很多人都說北京城肯定沒救了,城池既已被闖軍攻破,就算暫時還處於混亂中,巷戰也不可能打好幾天的。而且消息傳到山東地界,距離闖賊先鋒破門,已經兩天了,鬼知道這兩天裏情況又會惡化多少?

至於陛下生死,目前無人可知。

朱樹人的軍隊一夜數驚,各路部將和幕僚都需要他拿個主意。

“陛下!是臣來晚一步啊!”朱樹人先是痛哭一番,非常情真意切,

然後被顧炎武勸住、讓他以大局為重,現在情況還不明朗,先別絕望。

朱樹人收拾了一下情緒,這才很聽勸地做了兩手準備:

“後軍停止渡河!以免進退失據,我們船只本來就不夠多!讓曹變蛟和黃得功、朱文禎三路,帶領我軍中全部騎兵,快速往順天府穿插,就帶隨身行糧,不用考慮糧道了,一路打聽更精確的消息!

如果只是北京淪陷,而陛下可能還活著,那就以救駕為目的,好歹把人救出來,南巡南京或者鳳陽!如果確認陛下不幸了,那就沒意義了,大軍立刻回轉便是!

北京城應該是沒法快速反攻拿回的!北京城如此堅固,居然連二十天的守城戰時間都沒撐過麽?陛下,臣來晚了呀!但臣已經盡力了!”

眾將也是心情沉重,各有憂慮,嘆息了一會兒後,倒也聽命。

如果陛下真沒了,相比於立刻拿回北京城,顯然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天下不可一日無主。要討論光復北京,也得建立在擁有新君,在新君的帶領和命令下光復才是。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大義名分永遠比武力更需要敲定。

……

朱樹人如何派遣曹變蛟、黃得功、朱文禎以純騎兵部隊嘗試突近北京、確認情況,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時間線回溯三天,回溯到闖軍攻破北京城內城之前的那天。

或許是因為蝴蝶效應的緣故,這一世的崇禎,直到最後一刻,抵抗意志也還是很堅決的。北京城的外城在一月初八被突破後,雖然北京城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了巷戰、混亂、燒殺淫掠,但內城依然能再稍微支撐一下。

崇禎也不像歷史同期那樣,直接擺爛無視防務、一心只想著找歪脖子樹上吊。

而是還親自巡城,檢查了一下內城的防務,然後召集幾個心腹的監軍宦官,試圖以“禦駕親征”的名義,親自督一軍守戰,實則是想趁著外城還沒被徹底控制,嘗試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