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千裏救駕(第3/3頁)

左良玉此前的割據自雄,聽調不聽宣,崇禎之所以忍著,那是暫時沒騰出手來對付他,有更可怕的敵人要解決。這要是李自成張獻忠都死完了,你看崇禎會不會算舊賬?

賀人龍被殺,就是鐵證!

所以,左良玉如今雖不至於徹底背叛大明,但不想崇禎活,那是必然的。他幻想的最優解,是崇禎死後,能換個軟弱好糊弄、不翻舊賬的君主,那說不定他還可以和稀泥昏過去,那樣繼續當大明忠臣也不是不可以。

天下到了這一步,已經有多少文武,是出於害怕清算,願意忠於大明,但不願意忠於崇禎。

或許還有人會覺得:朱樹人你不能提前跟左良玉打好招呼麽?為什麽要臨啟程了才去給人下任務?

但這還真怪不了朱樹人,因為他此前得到的詔書只是讓他勤王啊,又沒說給他升官,最多只是加了爵位,可爵位是不帶來權力和差遣的。

南陽屬於河南省了,左良玉現在理論上是大明河南地區的守將之一,他朱樹人只是湖廣總督、兼督四川軍務,又不是當年楊嗣昌那樣的“總督六省軍務”,所以他不到事到臨頭,就管不到左良玉,也很合理。

大明對地方官的制約、祖宗之法擺在那兒,能怪朱樹人?

當然,河南境內的所有府,也不是都不歸朱樹人管,畢竟當初他當湖廣總督前,朝廷就專門特別劃過他的轄區,還包括了大別山區的信陽府,外加南直隸的安廬地區,江西的九江府。

南陽府不肯提供軍糧,道路情況也不好,白河等地缺乏行軍所需的船只,那朱樹人只好換條路,從另外的方向穿越桐柏山。

他從樊城迂回到隨州府境內,然後從信陽道翻越桐柏山,進入自己管轄的信陽府,再用囤積在信陽的軍糧供應大軍,繼續北上。

這一切倒是沒有再生周折,但都要時間啊,從襄陽到隨州再到信陽,足足花了九天,大部分時間都是浪費在穿越桐柏山谷道上。

考慮到山區行軍的困難,這速度真對得起崇禎了。

十二月十四,朱樹人全軍抵達信陽府,隨後又了解了一下河南境內的敵軍情況。

得知闖賊有在開封府、歸德府等地都留下一定的駐軍,朱樹人跟部下們商議後,覺得一路打過去太慢了,就再順著淮河往下遊走一點,然後由鳳陽府的亳州一帶北上穿過歸德府東部、繞開堅固的商丘城。

一切的一切,都顯得他是那麽以大局為重,一心救駕。而這時候,其實已經是李自成圍困北京的前夜了。

崇禎沒機會再給朱樹人發來任何指令,內外消息被徹底斷絕之前,崇禎收到的最後一條關於湖廣救兵的消息,就是朱樹人抵達了信陽府而已(從信陽消息傳到北京還要三天路程),再往後,北京城就是徹底被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