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4頁)

張國維如數家珍,很快就報了至少六個總兵、兩個副將的番號,可見大明哪怕到了這一刻,在北直隸境內乃至北直隸周邊直接接壤的幾個府內,還有至少七個總兵的番號戰力。

這還沒算京師三大營和其他一貫北京城裏本地的駐軍,要是這些部隊真能齊裝滿員、士氣高漲,哪怕李自成裹挾著超過四十萬的烏合之眾殺來,大明也不是不能抵抗。

可惜,這七總兵的番號,實際上能剩多少戰兵人馬,有多少人會為大明效死,已經很不樂觀了。

崇禎焦躁地把張國維所說,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好容易縷順了思路,這才追問:“朱樹人呢!湖廣軍為何不見張卿調動?!”

張國維一愣:“陛下,遠水不解近渴啊!湖廣和川蜀的軍隊,當然也要調動,但眼下最急的堵口人馬,還是北直隸周邊各軍。陛下同意了上述調度,臣自然會再去運籌更遠的部隊的調防。”

張國維說完後,周延儒也連忙想找個機會補救自己失去的信任,連忙幫崇禎出主意:

“陛下,調湖廣與四川兵馬的事兒,確實需要急辦,但陛下卻不能過於期待朱樹人速速趕來——朝廷從鄖陽直達漢中的道路至今沒有徹底打通,天使如果指望這條路逆漢水而上傳旨,說不定反而會被零散流賊所害,誤了大事。

而走江陵、重慶入川傳旨,哪怕再加急,至少半個多月可到。如今各部兵馬開拔都不快,前番黃台吉入寇時,陛下招白廣恩、唐通、吳三桂護衛京師,可那次他們多久才到?

朱樹人十幾天前才剛剛奏報,說他的兵馬被曹變蛟的山西軍傳染了鼠疫,若是部隊開拔前還要甄別、治病、重新整編,怕是更加曠日持久了。

所以,征調朱樹人的旨意,可以盡快發出,但朝廷卻不能只指望他,要靠其他兵馬,至少拖住數月!”

崇禎一愣,這才想起,朱樹人確實十幾天前才剛剛送來奏章,說漢中駐軍爆發了山西軍帶去的鼠疫。

朱樹人寫這道奏章時,李自成還沒出河南呢,他當然不可能是別有用心,所以那就是四川官軍恰巧在這個節骨眼上遇到事兒了。

大明的國運真是背點啊!

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崇禎還能怎麽辦呢?只能是病篤亂投醫,聽信了張國維和周延儒的安排,讓他們調遣各部抵抗。先把眼前的部隊安排好了,再想辦法把征調湖廣、四川軍隊的旨意發下去。

……

崇禎征調周邊各鎮的旨意,是十月初十之後兩三天內發出的,給朱樹人的征調旨意,則是十月十五。

旨意在路上還需要時間,到了地方後,也要給部隊留出時間調度、籌備、開拔。

所有軍隊中,反應最快的,是常山的熊通,他在十月下旬開拔,並且在七八天之內趕到了周遇吉的防區。

(注:歷史上明軍在山西戰場上,於太原陷落前,就在平陽府跟闖軍打了一陣子。如今因為蝴蝶效應,平陽不需要打,闖軍一發難很快就到太原了,所以熊通、白廣恩、高傑都沒有參加平陽之戰,現在才去增援。具體蝴蝶效應就不多展開了,畢竟跟主角無關)

然而,正如歷史上熊通在平陽府戰場上的不靠譜,如今換了地方,他的不靠譜並沒有改變,跟周遇吉並肩作戰後,不過七八日後,隨著各方消息傳來、軍心越發不穩,

熊通部不少將士都聽說,背後劉芳亮的順軍,也已經殺穿山東,進入北直隸,所以他們就算死守寧武關,也沒多大希望了,反而有可能被闖軍另一路人馬包抄斷了後路。

而劉澤清、劉良佐,壓根兒就沒有出力阻攔劉芳亮,山東那兩個府基本上是被順軍跑馬圈地通過的!

在這樣的惡劣形勢下,加上有更豬的豬隊友襯托,熊通的防區終於率先被李自成不惜代價強攻突破,寧武官明軍加起來一萬多人,周遇吉的嫡系部隊大部被殲滅,熊通部投降——

這也不能怪周遇吉不能打,因為原本歷史上寧武關戰役最多也就撐了十天左右。現在熊通的增援,只是比歷史同期多撐了三五日。

只不過,李自成軍在寧武關的損失,也是非常可觀的,直接戰死和傷重不治者,竟就達到了兩萬多人,比歷史同期還多些。也虧得李自成麾下人命不值錢,完全是堆人命往上填,挖墻炸墻、踏屍攻城,所有操作一起上,最後堆命堆下來。

十一月初六,李自成終於殺進了河北平原。

十一月十二,順軍東西兩路在真定府會師。出兵時總兵力不到四十萬,這幾個月打下來,戰死者起碼超過了五六萬,但總兵力反而多了,因為沿途裹挾的饑民流民壯丁更多。

周遇吉戰死、熊通投降、劉澤清劉良佐只鼓噪呐喊實際上卻不敢阻攔進攻流賊,連續幾條噩耗傳到北京,崇禎也是震驚莫名,完全想不通為什麽才二十多天時間,形勢能惡化得這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