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3/3頁)

這話一說出來,朱樹人立刻就以“幹預地方行政,冒認關系汙蔑京中某些部堂、閣老清譽”的名義,把這些人抓起來了。

“周閣老、徐部堂、張部堂怎麽可能有你們這種鼠輩故舊?別以為漢中天高皇帝遠,在這兒冒認毀人清譽,就可以逍遙法外!”

然後直接挑了一點典型殺了,如果“冒認”行為涉及全家,全家都出面抗辯,那就全家殺了!

稍微殺了十幾家,每個縣兩三家之後,這個事兒也就平了。

漢中各地都意識到,這位國姓爺總督大人,那絕對是殺賊殺紅了眼。如今反抗那是找死,還不如等關中平定、出川道路寧靖後,能趕去北京,再告這朱樹人的禦狀不遲!

好漢不吃眼前虧嘛,現在漢中被流賊隔絕了,何必再在這個節骨眼上白白送死。

殊不知,朱樹人敢這麽做,就是篤定了這些人永遠都聯系不到北京城裏那些閣老部堂了。

在朱樹人眼裏,北京城裏身居高位的文官集團,都已經是死人。

哪怕將來他們敢投降李自成,暫時不死,朱樹人也不會容許將來光復北方後,這些人再當墻頭草三姓家奴投靠回來的。

闖賊會缺讀書人,正統朝廷永遠不缺讀書人。殺光一批自有另一批頂上來做官,也不需要多高明的專業官僚技術——科舉本來也不考具體的專業管理技術。

科技類人才可能還要珍惜一下,管理類崗位任何時代都可以前仆後繼補充上來,不會斷档的。

做官誰不想做啊,朱元璋時期殺了那麽多官,一樣找得到無數的人肯去做官。

……

這樣鐵腕鐵血強推了一個半月,到八月份的時候,漢中軍民也很快就渡過了陣痛期,開始轉而體會到國姓爺統治的好處了。

至少如今百姓們都是沒人敢偷奸耍滑,讓去參加維護水利,都乖乖維護,種下的玉米,經過一個半月的生長,也都狀態不錯。

玉米種下去之後,一般不到十天就能看到地面上有抽芽破土而出,到一個月左右,玉米苗就開始拔節,能變成堅硬挺拔的莖稈,只比甘蔗軟一些。

只要到了這一步,當地農民雖然沒種過玉米,但好歹見過甘蔗,也就知道這種新作物的生長狀態沒問題。

農民是最講究眼見為實的,親眼看著這種作物在灌溉量如此稀缺的情況下,依然能不斷拔高,大家也就信了,知道這東西真的用水很少,很適合崇禎時幹旱連年的陜西周邊。

農民們的信心和積極性也就更高,每天認真務農,就等著再過兩個半月,到十月底豐收。

就在漢中民政軍備漸入正軌的時候,朝廷派來宣旨的王公公,總算是從重慶兜兜轉轉,又來到了漢中。

不過,那些期待著能和北京朝廷重新恢復聯絡的漢中豪紳受害者,恐怕要失望了。

因為王公公遠在金牛道中的時候,朱樹人就已經提前盯上了對方,朝廷使者的一舉一動,每日行程快慢到了哪兒,朱樹人都是門清。

所以,王公公到了南鄭,也不可能看到漢中這一個半月實際上發生的改變的。

他只能看到朱樹人讓他看到的東西,那些擺拍的東西。

朱樹人也會繼續扮演出忠義無雙的樣子,積極籌備從漢中北伐關中的姿態,顯得他一直在為崇禎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