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以文會友(第2/3頁)

……

部隊秣馬厲兵準備啟程的同時,當天傍晚,還有一些私人事務,也是找上門來,需要朱樹人處置。

來人是方巡撫家的二小姐,方子翎。

朱樹人也沒覺得意外,該來的總得來嘛。

方子翎昨天在接旨後的接風宴上,就跟朱樹人見過面,只是當時父兄都在,有些話也不好多說。

這一次,她卻是鼓起勇氣單獨上門,甚至還專門挑了兄長散衙回來之後,她才出的門。為的就是防止跟兄長撞見,怕方以智白天辦公的時候,跟朱樹人在一處。

兩人剛一見面,方子翎原本還想開門見山、問明對方心意。但轉眼一看,就注意到一個昨天她就已經看到過、始終揮之不去的身影。

卞玉京已經換了一身服色,在朱樹人身邊伺候,那打扮,跟半年前方子翎和卞玉京一起討論時政、創作唱本發掘闖賊黑料的時候,已經完全不同了。

方子翎便忍不住先問:“倒要恭喜國姓爺了,這是又得一位紅顏知己相伴,從此紅袖添香、秉燭夜談?”

朱樹人也不回避,大大方方承認了:“玉京曾經數次助我,當初我為李姑娘贖身時,她還急公好義幫襯著張羅。

我一直說要報答她的,她如願一生修持,我也會讓她一生錦衣玉食,不至有缺。但她既然想明白了,願意伴我終生,我自然也不會負她。

玉京的才情見識,你也是知道的,我身邊原先的三位紅顏知己,跟我無非是有恩情羈絆糾葛,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但要說對我的施政理念、品史眼光的理解,她們三個都不如玉京。如此懂我,當然也要給她幸福。”

方子翎有些不知道怎麽接話,只是咬了一會兒嘴唇,長長吐出一口氣:

“玉京妹妹的見識,我豈會不知。如此,倒要恭喜國姓爺,此番出征,能先得‘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之吉兆了,必然旗開得勝,終滅張逆。”

方子翎也是飽讀詩書,信口拈來。這兩句古詩,是唐朝薛濤寫給當時的檢校兵部尚書、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李德裕的。

就是初中歷史課本上那個“牛李黨爭”裏的李德裕,

當時輪到牛僧孺為相,李德裕就被排擠外放地方,在成都建了籌邊樓,後來又出兵對付川西吐蕃,拓地數州。薛濤的詩,便是寫在李德裕的籌邊樓建成時,前去捧場。

方子翎隨口兩句話,點出卞玉京出身和薛濤一樣,淪落風塵之中,雖然卞玉京還未經人事便少年被救,終究是出身卑微。

但薛濤也是唐代第一名女支,以見識不凡著稱,人家是能跟當時的宰相縱論時政得失的,這也算對卞玉京眼界見識的高度認可。

而朱樹人也要入川用兵,方子翎以此類比,也是借助前人吉兆,討個彩頭。畢竟當年李德裕打吐蕃,也是打了大勝仗。

朱樹人和卞玉京聽了之後,也都是神色一緩,顯然是真的受用進去了。

大戰在即,誰不想討幾個歷史上的彩頭,多點心理安慰呢,哪怕只是有個好心情,也是好的。

卞玉京有些愧不敢當:“多謝姐姐吉言了,小妹何德何能,如何比得薛濤這等前輩高人。小妹只求能跟著公子,晨昏得聆清誨,錄其警句,此生於願足矣。

姐姐,其實您知道公子絕非貪慕攀附富貴之人,他如此身家地位,身邊只有我們幾個,已經是非常重情重義了,他對你也絕非……絕非……”

卞玉京很想幫著說合,一時卻不知如何措辭,幸好方子翎也主動出擊了:“好了不用說了,國姓爺,小妹只想知道,你對潞王府的小郡主,究竟是如何想法。”

話說到這份上,朱樹人也不會回避:“小郡主天真爛漫,本性不壞,為了大明江山,為了君臣之間不致猜忌,我既然要娶小郡主以安人心,將來自然也會對她好。

不過,方姑娘也算我生平罕有的知己,如若方姑娘願意等,而且能接受名分地位在郡主之下,那我將來定然也會給你一個名分。

大不了,等平定西川之後,我用功勞換取王爺允許我公然納妾。或者用別的手段,總之,也就在一年半載之間。只要你願意等,最多兩年,我必然給你一個名分。”

“兩年……”方子翎明明很害羞,被對方主動挑明了這層關系,讓她躲都沒處躲,可是聽到兩年這個數字時,她又有些恍惚,似是回憶起了什麽不堪的往事,

“兩年,果然是宿命麽。記得當初,你寫《流賊論續》時,我見你鐵口直斷,說闖賊與羅、馬必然火並,自相圖害。

當時我還勸你說話別太滿,免得將來無法應驗,輕浮丟臉。結果,你就和我定兩年的賭約,最後只等了半年,便一切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