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以為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2/3頁)

而這次官軍都不需要黃得功這樣的猛將親自帶隊肉搏反推了,已經吃過多吃苦的闖軍壓根兒沒堅持到能沖上城頭站穩腳跟的機會。累計戰死千余人、負傷數倍之後,就又潰退而去。

闖軍上下,至此已經人人談沈狗官的交叉火力炮擊色變,發展到只要再遭遇這種戰術,不管大王如何勒令死命攻城,將士們都只敢直接掉頭逃跑的程度。

打攻堅戰的士氣被磨到了這步田地,李自成顯然也不可能再有任何強行攻城的勝算了。闖軍上上下下暫時都得了“攻城恐懼症”。

李自成見狀,唯有哀嘆痛惜,收兵回營,選擇繼續圍困。但他內心非常迷茫:又多受了兩茬罪,結果到了陳縣還是繼續圍城,那有什麽區別的?

只是上蔡圍失敗了、死傷了那麽多人,再換個地方繼續死傷?

為什麽明明應該是沈樹人急於來救援開封,急於救河南那些藩王,應該是沈樹人被逼不得不扮演攻城一方,可到了實戰的時候,卻總是自己在攻沈樹人的城?

這裏面肯定有很大的不對勁,可惜李自成卻暫時想不明白。

……

李自成從頓兵一處堅城之下,挪了個地方繼續頓兵另一座堅城之下,懷疑人生的同時。

沈樹人派出去往東邊擴大戰果、繼續去偷去騙的黃得功和朱文禎,在這兩天裏,也有不少的收獲。

他們原本的計劃,是只往東擴大戰果一天的時間,到點之後,無論如何都該回返陳縣,跟主力會師。

往東擴大戰果的第一天結束時,黃得功他們也確實取得了一些小戰果:

他們在從陳縣往東北方向進攻時,在歸德府柘城縣又偷襲得手了一支闖軍袁宗第部的偏師,擊潰了數千人,奪回了這個沒被袁宗第重視的小縣城。

當天晚上,他們原本打算在柘城縣好好休息一晚,畢竟部隊已經一天一夜沒睡了,連軸轉在打仗,休息夠後,第二天一早就該回陳縣。

但沈樹人那邊,在意識到李自成來晚了之後,就在陳縣被圍前成功派出第二波信使,

第二天上午,黃得功部充分休息、精神飽滿,剛要回師時,沈樹人派來的使者就跟他們取得了聯系,同步了戰場消息,這讓他們可以放心不用急著往回趕。

只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這種變化是好事不是壞事。

一支萬人左右的騎兵部隊,有機動優勢,可以隨時支援主戰場,又不用擔心被圍住各個擊破,留在外圍確實作用更大。

得到撫台大人的最新通報後,朱文禎原本是想回去的,沈樹人畢竟對他有救命之恩,這些遼東兵本來都還在塔山杏山之戰後,被黃台吉消滅在遼東了,他們能多活一天,都是沈撫台派人救的。

相比於朱文禎,黃得功在“護主”問題上更冷靜一些,畢竟他如今只是對沈樹人心悅誠服,但還談不上認沈樹人為主。

大家都是給大明朝廷效力,只能說沈樹人是黃得功見過的那麽多位文官上司裏,最對黃得功脾性、也最願意托付已過命交情的。

另外,或許也是因為黃得功在軍事上更敢冒險,更想多立功,所以兩人在一番合計後,朱文禎還是被黃得功說服,願意在外圍戰場上出更多力。

黃得功所言,大致就是這麽個意思:“既然我們在歸德府發現了闖軍袁宗第部,我們要是回援陳縣戰場,袁宗第肯定也會得到李自成的命令回援。

到時候袁宗第部有好幾萬人,我軍卻只有一萬人,雙方都回去了,也是闖軍戰力增加更大。我軍雖是騎兵,卻是守城的一方,守城戰中騎兵發揮不出更大的作用,也只能當步兵用。

而我軍在外圍逡巡、運動作戰,就能拖住袁宗第部,就算不能伺機重創,至少也是逼得好幾萬闖軍沒法趕回主戰場。

要是袁宗第這支就糧的人馬,搶到了余糧要雲給李自成,我們還能發揮騎兵之利伺機攔截,發揮的作用豈不比回陳縣閉門死守更大?此前沈撫台讓我們回去,無非是擔心李自成急行軍強攻速攻陳縣,現在既然敵人拖延了,我們就沒這個必要了。”

朱文禎冷靜下來後,也不得不承認這番道理非常正確。

眼下這形勢,就好比後世滑鐵盧之戰決戰前,拿皇聽說普魯士主帥布呂歇爾即將跟英軍主帥威靈頓公爵會師,所以派出埃曼努爾·格魯希元帥單獨牽制住布呂歇爾的普軍,

希望營造出一個“等到決戰時,格魯希能趕回主戰場,而布呂歇爾趕不到,這樣我軍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先滅英再滅普”。

當然歷史上拿皇最後弄巧成拙了,滑鐵盧決戰時布呂歇爾的普軍趕到了,反而是去牽制布呂歇爾的格魯希的三萬多法軍沒趕回來,變成了拿皇自己被敵人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