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2/3頁)

北邊的懷慶府、衛輝府,夏秋之交的時候剛剛被李自成屠過劫掠過,現在人口估計也是數不存一,要不是當初靠著搶光懷慶、衛輝的糧食,說不定這個秋天李自成都撐不過,沒法保持圍困開封。

而西南有左良玉,正南方和偏東南有我們,因此李自成分兵出去就糧的唯一方向,大概率就是東邊的歸德府了(商丘),那裏雖然也窮,好歹沒有被系統性地屠殺過,說不定還有些秋糧收割上來了。

哪怕那些糧食不夠百姓吃到明年,但只要把當地人殺光大半,把百姓的活命糧都搶來,絕對夠幾十萬大軍吃一陣子的了,這種事情李自成肯定做得出來。

如此一來,我們要出城主動尋求戰機,最主要的方向,就是分兵東出,往闖賊的正東、我軍的東北方前進。如果我們能襲擊到闖軍落單的就糧部隊,各個擊破,就能再斬獲相當的戰果。

如果遇不到闖賊分兵就糧的部隊,我們也能逐步攻打、收復一些要害縣城,或者協防一些如今還在官軍控制下的潁川、沙河沿岸河南縣城,繼續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闖軍要是來攔截,我們就復制在上蔡這邊已經屢試不爽的結硬寨打呆仗,闖軍要是不攔截,我們就可以沿著潁川、沙河一路逼近開封……”

沈樹人剛滔滔不絕說到這兒,還有一大堆要交代,但黃得功聽了卻有些不安,忍不住打斷:“大人,不拿下郾城就往東北方向分兵、繞城而過,那我們的部隊糧道如何解決?

郾城可是堵在溝通汝潁之間的討虜渠河口處的,我們之前的糧船,自汝水而來,繞過郾城就只有先在上蔡卸船裝車、陸路運到潁川在卸車裝船,每一處出現破綻,都會被闖軍嚴重威脅。您不會是另外準備了……”

沈樹人點點頭:“當然,你還記得麽,前幾天闖賊剛剛退兵停止攻城的時候,我曾經讓你派人去鬧事、找鳳陽知府馬士英給我們運糧麽,你不是也按我的要求派了人了。”

如今距離李自成第二次攻城失敗消停,已經過去四五天,所以這點時間足夠從信陽派人去隔壁南直隸的鳳陽府辦點事、打個來回了。沈樹人是在李自成放棄強攻後第二天安排的這步閑棋。

黃得功聞言,也想起了這事兒,他其實已經知道協調的結果了,只是不好意思向沈樹人開口,不知道怎麽匯報。

此刻被主動提及,他也只能慚愧地說:“這事兒不靠譜,大人您當時讓末將派人去,但書信都是您親自準備的,那措辭太生硬了,馬士英完全可以打官腔的,官場規矩他也不是非配合你不可。

要是當初您讓準備點禮物,再說點好話,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末將聽說過你跟馬士英的摯友阮大鋮有些過節,但這也不是不能開解的。”

沈樹人聽了,卻得意地笑了:“我本來就沒打算讓馬士英給我們籌糧,我要的就是他不配合的態度。

鳳陽那邊是中都所在,官場上肯定也都被流賊滲透成篩子了,你說要是馬士英跟我不對付的消息傳出去,李自成豈不是愈發會放松警惕?

至於我們繞過郾城之後的糧道如何解決,當然是本官自籌運力,以沙船從淮河由壽縣入潁川北上,總有水路能一路通到開封。

我們沈家可是為朝廷承擔漕運改海的,李自成這種旱鴨子,根本不知道我們沈家在水上的勢力。

咱連京師周邊乃至遼東駐軍、每年幾百萬人口日常消耗的漕糧都能運,給七八萬大軍運軍糧,哪怕分好幾路、每路都留夠全額的運力備用,都綽綽有余。

這事兒我上個月出兵之前,其實就已經有偷偷跟家父商議了,讓他隨時準備留足水兵、水手、戰船、運船。因為經手的人極少,也就沒告訴外人,非常保密。

而溝通汝潁的討虜渠,兩端分別是郾城和陳縣,郾城在討虜渠與汝水交匯處,陳縣在討虜渠與潁川的交匯處。

我們從上蔡出發,正北是郾城,東北就是陳縣,只要陸路只帶幾天行糧,猝不及防攻下敵軍疏於駐軍的陳縣,就可以把糧道切換到壽縣至陳縣的潁川流域,李自成再卡郾城還有什麽用?

反過來,李自成在郾城這邊的駐軍,反而會因為我們反卡了陳縣,而無法得到潁川流域以東籌來的糧食,李自成就算搶空了歸德府,也無法直接走水路運來郾城,他再守郾城也就沒有意義了。如此郾城成了枯藤上的孤果,何必再去強攻,等瓜熟蒂落就行。”

沈樹人一邊說,一邊在地圖上指點,而等他說完之後,黃得功也徹底豁然開朗了。

另外,說句題外話,黃得功或許能輕易聽懂沈樹人的謀劃,可大部分對歷史地理不熟的現代人,可能會在某些點上有理解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