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3/3頁)

不過他剛要下令,沈樹人也親自上了墻頭,來到黃得功旁邊,吩咐了兩句:“黃總鎮,你要動用火器我不反對,不過我從武昌軍中調來的那些新銳火器,可別大材小用。這些運土的可憐人,用火銃嚇退就行了。

讓田見秀覺得有希望,一會兒戰兵沖上來時,才好有足夠的突然性,大量殺傷。眼前這第一批不過是河南百姓,不幸被抓,雖然他們為流賊效力,咱也不得不殺,不能有婦人之仁。但情況允許,最好還是優先多殺老營悍賊。”

黃得功也不覺得沈樹人是在越俎代庖,因為沈樹人只是對他帶來的火器部隊提要求,並沒有要求黃得功本部人馬。把殺手鐧壓著,放近了打,也好更大更突然地殺傷。

於是黃得功就只是以老式火銃放了一陣,而下面的炮灰運土兵聽到火器聲連番作響,也是徹底不管不顧、如同潮水般往回湧。任是田見秀的督戰人員瘋狂砍腦袋彈壓,也拉不回來,反而沖倒踐踏死了幾十個督戰老賊。

畢竟刀子砍頭只有附近的人才看得見,火槍的巨響卻是方圓百步之內都聽得見,哪個更能嚇住人不言自明。

田見秀眼看不可能徹底在城墻下堆出直接沖上城頭的土坡了,也是有些惋惜。

但與此同時,他也抓住機會,讓主力戰兵趁著這個運土炮灰兵還未徹底全退下來的時機,渾水摸魚壓上,扛梯登城——如果再過一會兒,運土炮灰兵徹底撤完逃光了,官軍就能把所有遠程火力集中到流賊主力戰兵身上,現在好歹還能趁亂分攤火力。

一群群兇悍的老營悍賊揮舞著佩刀藤牌,直接蟻附到城下,找到那幾處已經被土堆麻袋填矮了半丈多的地方架梯,隨後幾步飛速攀援而上。

才一丈多高的距離,身手好的士卒只要三四步飛跨就能上墻,流賊一方士氣爆棚,人人奮勇爭先。

“開火!佛郎機和斑鳩銃全部開火!”

但就在這時,城墻上那些凸出的馬面兩側,無數使用霰彈的重型斑鳩銃,乃至三五百斤的普通佛郎機、千斤的重型佛郎機,都開始猛烈開火,而且是向著橫向側射的角度開火。

火炮如果對著正面的敵人開火,那最多是在橫隊中間犁出一個口子,以這個時代火炮的低精度、炮彈也不會爆炸,實在殺傷不了幾個人。

但如果是橫向交叉火力,直接對著城墻根底下橫掃,那殺傷效果就極為恐怖了。因為城墻根底下是很容易有人員紮堆的,炮彈縱向投影線上,一蒙一整排都有可能。

田見秀一開始趁亂攻城,部隊沖得太快,失去了指揮,所以沒有集中攻擊那些凸出於城墻的馬面,也算是犯了一個比較低級的錯誤。

可這種錯誤也不能全怪他,因為上蔡這種小縣城,城墻其實比較殘破,墻上的馬面數量也比較少,隔著兩三百步才有一個凸出墻體的馬面,可以提供側射火力。

平時以弓箭或者普通火銃覆蓋時,兩個馬面之間、最中間的位置,往往交叉火力已經很弱,到了射程極限。所以攻城時,為了快速展開大量部隊,選擇同時進攻馬面和馬面之間的等距離點,也是有的。

只是沒想到,沈樹人那麽富裕,直接把佛郎機都用來提供側射火力——要知道大炮的移動是非常笨拙的,哪怕只是佛郎機,在開火前也會固定架設好一個角度,開戰後很難臨時機動。

沈樹人能把佛郎機全部用於側射火力,就意味著敵人從正面沖過來時,這些佛郎機根本就無法發揮火力,必須等沖到墻角下才能忽然爆發出最大程度的戰鬥力。

這種犧牲正射,純打側射的戰術,把三角函數和幾何規劃的妙用發揮到了極致,卻也超出了流賊的智商和理科知識盲區。

田見秀在被慘烈轟了很久之後,終於意識到變陣,連忙下令:“傳令各軍,集中進攻官軍防守的那幾個馬面!不許進攻主城墻!沈狗官的重炮都是橫著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