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2/2頁)

左良玉都聽命了,劉國能那邊當然也會聽命,而且劉國能是提前得了沈樹人打招呼的,所以他不但自己的部隊要北上布防,還會在幾天之後,打出沈樹人的旗號。

假裝沈樹人麾下的一部分主力,也通過信陽道北上、與劉國能會師合兵了。

左、劉兩部實打實兵力調度的同時,各種各樣的消息當然也跟漏篩子一樣,瘋狂朝著李自成、張獻忠那邊泄露。

楊嗣昌身邊的二五仔實在是太多了,貪官汙吏收受流賊好處兩頭下注的雜種也確實太多了,這種情況是免不了的。

這一切,就像一戰時的德國海軍主帥舍爾上將的計劃,隨便都會被陰國人刺探到,只有經常獨走隨機應變的希佩爾將軍的分艦隊,才有可能出其不意保密。

楊嗣昌就像後世的舍爾,而沈樹人才類似後世的希佩爾。(在遼東的時候,崇禎和陳新甲是舍爾,沈樹人是希佩爾,黃台吉是陰國人。到了河南,沈樹人身份不變,李自成取代黃台吉的定位,楊嗣昌取代崇禎的定位,性質是一樣的)

五月十九,李自成部隊開拔後第六天、也是他抵達開封城下後的第三天、剛籌備好一批攻城武器、準備正式展開攻城,關於左良玉和劉國能北上的情況,就送到了李自成案頭。

李自成聞言後,也是憤怒與不屑兼具,僅僅稍微思索了一會兒,就招來高一功和李過,讓這倆心腹嫡系分兵南下去分別監視左良玉和劉國能。

至於麾下第一猛將劉宗敏,當然要繼續留在開封城下,帶領闖軍嫡系精銳作為戰略後備隊和督戰隊,督促羅汝才、馬守應那兒收服來的新附軍為炮灰,讓炮灰們先打前陣、執行死傷最慘烈的強攻任務。

……

差不多同在五月下旬,也就是李自成得到消息後,最多四五天。

四川與湖廣交界的秭歸、巫縣一帶,一支已經被官軍壓迫得蟄伏了快一年半的流賊大軍,也總算是等來了同樣的好消息。

秭歸縣城內,當時已經民生凋敝,早就沒有百姓了,只有流賊的部隊駐紮。普通無辜良民,已經被搶光殺光吃光多時。

一個長著跟關羽一樣大胡子的粗豪悍將,臉上數道刀疤,目光狠厲,在縣衙內飲酒澆愁,等候著前方消息,面前擺著野味肉食和不知名的肉食。

這美髯刀疤男,正是明末反復詐降復反頻率最高的流賊酋首、張獻忠了。

史書上說他屠盡四川,那當然是假的,因為歷史上清軍入川時也瘋狂屠殺,雙方都是人口被屠戮一空的主要因素,無非清軍贏了、贏得了修史權,就把清軍殺的那部分也算到張獻忠頭上。

但張獻忠瘋狂殺戮,這本身是不假的,也談不上生性殘暴喜歡殺人,很多時候就是缺乏補給,也就隨便濫殺了。

如今的張獻忠,可比歷史同期混得更慘,沒能突入湖廣,被趕回了湖廣四川邊界的大山裏,就靠這麽幾個縣,怎麽養得活他的大軍?

張獻忠的兵力實力,可是至少相當於革左五營中三四個營相加的總和。歷史上他在崇禎十五年進入大別山區跟革左五營的其中幾營會師,吞並了一部分人馬後,總兵力更是膨脹到了十幾萬。

如今這一切被阻斷了,沒有新鮮血液的加入,還有補給不足導致的損耗,但張獻忠的青壯人馬,依然至少在五六萬之眾。當初被沈樹人直接剿滅的革左五營裏的三個營加起來,也就這麽點人。

而且,這還沒算張獻忠在三峽地區重新抓壯丁、強行拉入伍的新兵,如果這些烏合之眾都算上,說他有十萬人也不過分。

為了養這麽多人,幾個縣的糧食肯定是不夠吃的,突又突不出去,只好把這幾個縣徹底殺絕、百姓的糧食全部搶光,再把其他一切蛋白質都利用起來。

饒是如此,張獻忠部撐到去年冬天時,也已經開始出現新附的烏合士兵被餓死的情況,只因為當時寒冬臘月、大雪封山,想出去找糧食、攻打別處搜刮補給也不可能,所以只能扛著。

山區冰雪封凍結束得又晚,基本上今年二月份封凍還沒解除,無法大軍行軍出動。所以張獻忠部就硬生生扛餓扛到了二月中下旬。

去年臘月時,還只是新附烏合之眾餓死,熬到二月時,已經有裹挾多年的陜西河南老兵餓死了。

從那時起,張獻忠就不得不出兵解決糧食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