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在弦上

沈樹人每日視察,整頓內政,秣馬厲兵。

四月份最後這段時間,很快就在忙碌中過去了。新發現的問題也不少,都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一個個拆解拿出解決方案。

有巡撫親自交辦壓任務,下面的人也不敢怠慢,好幾項善政改革措施,都在短短半個月內,開始初步落實。

雙管後裝噴子和轉輪噴子手槍的生產,在進一步磨合優化後,繼續全速進行。

與此同時,大冶鐵場那邊,還分出人手稍微造了一批跟後裝雙管噴樣子一樣、只是依然前裝的訓練用槍,也不用很多,大約幾十支,夠訓練用即可。

反正火槍類武器訓練的時候,利用率還是比較低的,一千二百個用新式火槍的士兵,哪怕只有六十只訓練槍、二十個人共用一支,問題也不大。反正每天平均開上幾百槍,每人能攤到幾十槍開火機會就行。

沈家軍原本就有一定的騎兵編制,之前消滅革左五營各家賊寇時,每滅一家,至少也有幾百匹戰馬的繳獲。加上這次從遼東撤回來的部隊,也有少量騎兵戰馬存留,所以沈樹人整編兩千人的純騎兵部隊是完全沒壓力的。

還可以多出大約上千匹戰馬給斥候隊、各級軍官使用。

所以那天視察之後,訓練槍一到手,每天就分出數百人輪流到野外狩獵練習腰射,既減輕了軍隊圈養牧馬的壓力,也鍛煉了隊伍,對於後續在多山多丘陵地帶的奔襲作戰,也能有一定的提前適應。

而因為火槍實彈訓練的增加,大冶營這邊鋼鐵的供應量倒是還足夠,畢竟大冶鐵山這幾個月一直在擴產,在沈樹人和宋家叔侄的經營下運作得非常好,這點彈藥鐵砂消耗根本不算什麽,連礦渣廢屑都用不完。

可是,火藥的供應卻有點吃緊,之前沈樹人兩年內都有穩步擴張黑火藥作坊的產能,但原材料供應一直是用的老辦法舊渠道,沈樹人也沒親自督辦優化過。

這次總算發現缺口短板了,沈樹人也不得不親自過問,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想想。

最後一致覺得:高端精細化的火藥產能,還是應該完全握在官府手裏。不過隨著火藥需求和產量的變大,加上低端火藥如今其實流賊、韃子也都會造了。

畢竟都明末了,火藥這玩意兒在南宋或者明初,還能算是有點機密,到了明末,各方勢力其實都會造,沒有技術保密性可言。

所以沈樹人大筆一揮,允許低端火藥民間經營,但是要接受官府的管控、拿到巡撫衙門的授權牌照,然後就可以由商人自行承包組織生產,官府只要到時候負責驗貨、並且審查安全生產環境,不許偷工減料和不安全生產。

這樣船小靈活好掉頭,沒有保密性和壟斷性可言的生產環節放給民資,生產效率肯定會提高。

同時,火藥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材料裏,木炭是沒可能控制的,哪兒都有,別說木炭控制不了,就算是宋應星那邊新式高爐煉鐵用到的焦炭,都沒法壟斷,貨源太多了。

所以能控制的材料,也就是硝石和硫磺。

硝石的供應一度比較緊張,沈樹人就想起了其他穿越者也經常用的廁土刮硝法,也就是把土廁所墻跟上經常會有的白茫茫長毛一樣的晶體刮下來,那玩意兒就含有相當比例的硝酸鹽。

而硫磺則是最容易控制的,當時東亞地區最大的硫磺供應源就是曰本國。

沈樹人現在都把鄭成功拉到手下做九江太守了,當然要讓鄭家出點血,討好一下大公子的大哥兼頂頭上司。

所以沈樹人只是批了個條子,鄭成功就乖乖平價奉上每年上百艘大海船貨量的曰本硫磺。只收曰本那邊的進貨價、加上基礎運費成本,也就是補給消耗和水手工錢,不另算利潤,連海船折舊費都沒收,實際上鄭家還是稍稍虧點錢的,只是不多,可以承受。

而除了軍隊訓練、裝備耗材生產補給之外,沈家軍在其他後勤建設方面也沒閑著。

剛剛研發出來的各種新式軍糧,在進一步優化、測試後,也都選出重點幾項加緊生產囤積。以便即將到來的山區作戰時,可以多隨軍攜帶一些軍糧,減輕後勤糧道壓力,便於搞長途奇襲、奔襲。

畢竟張獻忠如今的地盤,都是地廣人稀的地方,長江三峽總共前後長度近千裏。“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如果軍糧運輸遲緩的話,大部隊的快速偷襲也就無法實現了。

……

時間很快來到五月上旬,而沈樹人之前安排下去的宣傳戰和煙霧彈,也終於到了快收網見效的時候。

大約五月初的時候,方子翎和卞玉京她們基於沈樹人《流賊論續》二創的那些同人作品,就已經滲透進入河南地區,開始在民間表演,背後都有湖廣這邊的勢力背後暗中補貼錢,至少也是免費發放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