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2/2頁)

明末京城的物價已經很高,長途趕考花銷很大,每隔三年從江西跑一趟京城、還要在京城住大半年、還要拉關系應酬,這使費的銀子就不少了。

當然了,宋應星本人其實還有一項最大的開銷——他寫了《天工開物》,這書卻沒什麽文人士大夫會買來看,所以靠刻書賣錢回本,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他又不忍自己的著作就此湮沒,所以要自費掏錢請人雕版印刷。

當時刻一部個人詩集,按厚薄篇幅不同,工本費是五百兩到近千兩不等。(不只是請人雕版的錢,還包括首印的錢。一般雕好了要印上幾百冊到一千冊。就像現在出版社,對排版好的紙質書,一般也要五千冊起印,否則很難讓出紙質書)

《天工開物》的篇幅可比詩集長多了,還有上下三卷,關鍵是他的書還得雕刻那些機械制圖的插圖,特別昂貴,一共花了宋應星三千多兩銀子。

這是他一輩子虧得最多的一筆錢,把他當教喻這種沒貪汙機會的清水官、幾年來賺的錢都賠回去了。

印書虧的本,導致他家用不起太多仆人,家人也只好跟著幹家務雜活了。這次來武昌,也是什麽都不舍得丟,大包小包都帶來了。

他此刻駐足的這座碼頭小鎮,對岸就是黃州蘄水縣地界、浠水河從對岸的黃顙口鎮匯入長江,形成了一個江河轉運的水運樞紐。

明末這個地方還沒有建城,甚至一直到20世紀民國時、都是無名小鎮。

要到解放後,才在這個碼頭所在的位置,設置了“黃石市”,再後來,才輪到新設的黃石市反過來吞並了大冶縣。

宋應星一行忙活了半晌,總算把東西都裝車,正要再次上路。忽然看到碼頭西邊的官道上,一陣陣征塵飛揚,馬蹄隆隆,似有千百騎洶湧而來。

宋應星臉色突變,他沒遇過戰亂,不懂騎兵的聲勢,也就高估了來人的數量,還以為這武昌府地界依然不太平,左良玉的兵匪、張獻忠的流賊還在滋擾地方。

跟妻兒抱團瑟瑟發抖了一會兒,征塵漸漸散去,他才看到為首一個二十出頭的高大峻拔、面目黢黑年輕人,當先下馬朝他走來。

他看對方臉色這麽黑,身材這麽威猛,下意識就以為是個將軍,能率領數百騎,估計官位還不小,當下也就顧不得文尊武卑,人在矮檐下只好低頭,這就要上去行禮。

“這位將軍,不知……”

“什麽將軍,來者可是宋先生當面?”那“黑臉將軍”說話倒也和氣,一邊問一邊上前抓住宋應星手臂,讓他反抗不得。

宋應星一個踉蹌:“不敢當先生之稱,老朽一介辭官歸隱的閑散之人,得蒙此間沈道台盛意拳拳……”

“黑臉將軍”不以為意地說:“是本官來得遲了,沒迎接到先生下船,下次也讓你家打前站的哨船早些來通報嘛。”

宋應星一驚,這才反應過來:“您就是沈道台?這如何當得先生之稱!當不得當不得!老朽將來不過是治下一屬官……”

沈樹人不容置疑地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先生能寫出《天工開物》,在通究物理方面當然有過人之處,自然也就當得起先生之稱。”

宋應星這才漸漸回過神來,隨後又覺得有些別扭,訕訕自嘲道:

“剛才倒是老夫失態了,還以為是遇到了亂兵……道台大人年輕有為,聽說是兩榜進士出身、天下諍臣,沒想到還如此威猛。”

沈樹人哈哈大笑,也意識到問題了,毫不在意地自嘲:

“你是說我看起來黑是吧?其實我長得不黑,這是剛才得知先生要來,急於出門,不曾洗臉。本官這幾日都在大冶鐵山,琢磨砌爐燒焦的事兒,這一臉都是煤渣灰。”

宋應星不由肅然起敬,高貴的兵備道、僉都禦史,居然親自督導這些技術的琢磨,還真是罕見呢。

看來自己這次來武昌,真的是得到明主賞識,可以大展拳腳了!

果不其然,一路上沈樹人尊老,讓宋應星坐馬車,他自己騎馬在車窗邊跟車裏人閑聊,一點上官的架子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