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敢立帖為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杠的準備(第2/3頁)

但做決策從來不僅僅是解決掉道德包袱就夠的,還得看利益。

道德和法律包袱,解決的只是“敢不敢做”,利益才決定“想不想做”。

沈樹人看他沉默,就知道是在想好處的問題。

做官做到巡撫,支持同僚改革,需要的好處肯定不是貪銀子。而是確保自己的任期安穩,最好再有點政治利益。

沈樹人也不打啞謎了,直接說:“只要撫台支持,我就能強兵整武,兩年之內,我必滅張獻忠,到時候還南方一個太平。就算期間外界有些許誤會,等大功告成之日,什麽都無所謂了。

另外,今年雖然已經入冬,不可能再動武,但這幾個月內,我還有一件功勞,可以送給方年兄——革左五營,只剩馬守應投了李自成,藺養成被困在黃州與安廬之間的英霍山區,其余三營全滅,藺養成也就被官軍徹底包圍了。

我不打算寒冬深入山險之地追剿,但是卻能以物資封鎖、配合招撫,逼迫藺養成直接投降。而且這次的投降條件,要比三年前嚴峻得多。

他們有了隨張獻忠降而復反的劣跡,所以這次投降後,必須將其部署打亂整編,還不允許他們自劃一處州府自守。

雖然條件很苛刻,當初賀一龍就是因為不肯接受這個條件才被殺,但現在二賀都死在我手,強弱逆轉明顯,藺養成應該沒有膽子再抵抗了。

方年兄如今在安慶府當同知,安慶駐軍也要負責從東邊夾擊藺養成,我讓黃州軍與安慶軍一起封鎖、再用鄭家的水軍封鎖一切深入英霍山區的河道商路,打擊私通流賊的江西商旅。

不出數月,藺養成定然缺衣少食,到時候,讓方年兄立了勸降、改編之功,我便向楊閣老舉薦他、調任武昌知府。”

方孔炤一開始聽沈樹人說國家大事,也只是微微點頭,覺得確有道理。但最後兩段沈樹人話鋒一轉,直接跟他聊官場升遷交易,倒是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沈樹人願意幫他兒子立功、升武昌知府,這可是個大人情。

從同知升知府,這一步本來就要不少功勞。而安慶府雖然也是比較重要的府,但跟武昌不能比——看看後世就知道了,武昌這地方畢竟是省會級別的。

當然了,方以智本來就跟沈樹人同年,大家一起考中的進士,這份交情在那兒,沈樹人本來就打算提攜他。

沈樹人在官場上的心腹朋友還是不夠多,勢力膨脹那麽快,用外人不如用自己人。

“這……這如何當得,迫降藺養成的事兒,該如何推進就如何推進,該是誰的功勞就是誰的功勞,還是順其自然吧。你剛才前面那些話倒是挺有道理,厘金用途和稅率的改革,老夫就幫你擔下這個幹系了。”

方孔炤還是要面子的,只說讓他辦的事兒會辦到,至於幫他兒子升官的事情,就“順其自然,不要刻意”。

大家明白人,不用說太清楚,懂的都懂。

方孔炤心情好,也連忙吩咐府上設晚宴,好好招待遠來的沈道台。

沈樹人如今只是在具體政務上有求於他,官職卻是絕對不低的,沈樹人也已有僉都禦史頭銜,離巡撫只差半步。人家還比他年輕三十歲以上,這樣年少有為的潛力股,誰都知道該交好,哪怕沒有前面這档子事兒,也是要隆重招待的。

……

巡撫衙門裏很快張羅起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極盡籌備美酒佳肴。

沈樹人也算一樁心事落了地,就繼續在梅花園裏賞雪喝茶——其實他對於宴席並沒有什麽期待,他家那麽有錢,什麽好東西沒吃過。剛才又是在喝酒賞雪談事,燒烤都吃了七八串,已經有點半飽。

沈樹人喝著茶,背後忽然聽到一聲清嗓子的輕哼,他扭過頭去,看到一個不太臉熟,但應該見過的俊秀年輕人。

來人拿著兩本書,還有一柄團扇,看起來有些不協調。見沈樹人注意到她,她也大大方方過來持扇抱拳:

“見過沈兄,小妹方子翎,家兄方密之,與沈兄同年。我們上次應該見過,只是未曾通名。今日來得冒昧,卻是有些學問上的疑難,想要請教高論。”

方子翎一開口,沈樹人也想起來了,確實,這張臉就是方以智的妹妹,只是今天穿了月白色的書生袍服,有點看不出來。

看來,這方子翎倒也沒像弱智古裝戲裏那樣,覺得自己穿一身書生裝就能偽裝成男人了,她直接就大大方方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估計只是覺得穿著女裝和外人聊天,會比較羞恥,不像學術辯論的體統。

沈樹人也喜歡跟爽快人說話,對方不裝了,也省得他再去“假裝沒看出來對方是女人”。

他就坦蕩直言:“方兄與我有同年之誼,當初北上山海關運糧時,茫茫大海上,他還曾點了撥我一個月的八股文章。他妹便如我妹,方小姐有何疑惑,但問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