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頁)

至於最後的匯總報捷,就由楊嗣昌統一發給皇帝,也顯得沈樹人會做人,不會越級上報。

而且這麽做,還有一層深意——沈樹人可是指望靠著這次大捷,把左良玉之前“見死不救”的罪過一起翻出來說道說道的。

如果由他直接給皇帝上奏,難免有陷害同僚的嫌疑。到了京城之後,沈樹人也沒多少京官朋友幫襯,萬一被人挑撥是非多生事端,就不好了。

由楊嗣昌出面,就顯得一碗水端平,褒劉國能而貶左良玉,都是出自楊閣老的明察秋毫,跟沈樹人沒關系。而且楊嗣昌在京城的門生故吏也會幫著說話,推動楊閣老的表功意見落實。

在官場混,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借力,能用別人的關系幫忙推進事情,就盡量借用。

估摸著以楊嗣昌的壽命,其實也幫不了沈樹人傳遞幾次捷報了。

……

沈樹人的捷報送到襄陽的時候,楊嗣昌正有些焦頭爛額。

原來,就在沈樹人勾走劉國能、一起往桐柏山區夾擊發力的這兩個月裏,湖廣、河南戰場的其他方向上,也已經出現了更多的惡化。

畢竟三月份黃台吉的入侵,讓大明朝廷抽走了中原腹地那麽多部隊去邊關填坑堵口,湖廣、河南僧多粥少,這邊堵住了另一邊肯定會出現破綻。

湖廣南部戰區,因為方孔炤還算勤勤懇懇,加上左良玉的數萬之眾(號稱十萬)就算出工不出力,光是閑著擺在武昌,也挺有威懾力。所以戰局惡化還不明顯。

而北部戰區,就在五月份、得知劉國能被調走後,之前一直蟄伏在商洛山區的李自成,終於與去年同樣不太得志的羅汝才,拋棄了前嫌,決定再度聯手。

李自成在商洛山區進行了一次大範圍的戰略轉移,在山川險要之中翻山越嶺,從丹水河谷翻山跑到了洛水河谷。

丹水和洛水都是發源自商洛山區的兩條河,都在關中和南陽盆地之間的武關道群山內。

但丹水偏南一些,在伏牛山主嶺的南側,可以沿著河一直流出武關,進入南陽盆地,最後匯入漢水。

而洛水偏北一些,在伏牛山主嶺的北側,最後會和伊水在洛陽盆地匯合,注入黃河。

李自成這次戰略轉移,難度不小,半路上估計都摔死了不少人,還放棄了很多糧草輜重,這才得以在秦嶺群山中來去自如。

但轉移成功後,與羅汝才一合流,效果也非常明顯——他可以不再執著於順丹水出武關,在鄖陽、襄陽一帶和楊嗣昌死磕了,而是直接順著洛水,撲向洛陽盆地。

五月初八,李自成進入洛水源頭的群山中,五月十五,就攻破了山區的洛南縣。

此後沿著洛水順流而下,勢不可擋,大軍於五月二十抵達盧氏縣,僅僅兩天後就迫降占據了縣城。又五日後抵達永寧縣(今洛寧),於五月底破城。

六月上旬,李自成再破宜陽、新安縣。

其中宜陽縣是洛水岸邊、位於洛陽上遊的最後一個縣了。

而新安縣更是已經繞過了洛陽,卡住了歷代著名的“洛陽八關”中的南側伏牛山三關伊闕、太谷、轘轅。

換言之,到了這時候,李自成不但已經逼近了洛陽,還從南側包圍了洛陽,並阻止了官軍從南陽盆地方向北上增援洛陽。

在南陽盆地的楊嗣昌,就算想派出援軍,也得先攻破伏牛山上已經被李自成堵住的三條山谷要道。

否則,就得往東迂回,爭取從開封、鄭州走汜水關(古虎牢關)支援洛陽了。

換言之,沈樹人在鄂豫邊界消滅賀一龍的最後階段,剛好與李自成殺出洛河河谷、進入洛陽盆地南部,差不多同一個時候。

要不是洛陽城池堅固,楊嗣昌就得擔心這座古都會不會被快速攻破了。

現在,終於得到了沈樹人這邊的捷報,楊嗣昌好歹也抓住了一根功勞,至少可以平息一下皇帝可能出現的怒火。

不管其他地區城池有沒有丟,這兒好歹是實打實徹底全滅了兩家賊王,還是連頭目直接斬首送交京師的那種,跟往年的“詔安迫降”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對於沈樹人的表功,楊嗣昌當然是全盤支持,但支持的同時,又給劉國能下令,並且給沈樹人回信,讓他也幫著勸劉國能,盡快回援河南戰場。

河南戰場也不是沒有官軍防守,但都是些文官節制的地方衛所,戰鬥力非常堪憂。

主持防務的文官,主要有河南巡撫李仙鳳、洛陽參政王胤昌。受他們統轄的武將則包括河南總兵王紹禹,副將劉見義、羅泰。

楊嗣昌深知這些人絕沒有劉國能的悍勇敢戰,所以一定要劉國能去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