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2/2頁)

張煌言沒見過皇帝,對表弟這麽說皇帝,還是有點不服的。

但自家人有臟活兒要處理,他也只能先幫扛一下日常工作,其他不該他知道的事情就少問。

“罷了,我也不管你去南京具體怎麽勾當,幫你代一個半月就是了,回來記得帶點謝禮!說吧,哪天動身?”

沈樹人:“再過四五日吧,先回蘇州過年,反正過年的時候南京衙門也沒人辦事。總要元宵之後才好托關系。”

……

定好了回鄉運作的計劃,剩下這幾天時間就比較寶貴了,沈樹人得抓緊把冬季農閑要安排的民政和訓練工作規劃一下。

該冬天種下去的作物,都已經穩妥了,所以勸農方面沒什麽要做的。主要操心的就是新兵的整編訓練,還有軍備打造。

次日一早,沈樹人招來左子雄等武官,重新核定了一下未來的部隊編制。

昨天升官之後,沈樹人這邊的官軍編制也提升了。

除了黃州這邊有個衛所,楊嗣昌還順便把如今還大部分在淪陷區的隨州府的衛所,也劃給了他——實際上沈樹人在隨州地區至今只光復了一個孝感縣,所以隨州衛駐地暫時也就放在孝感。

隨州衛的軍官,朝廷沒有任命,實際上是給了沈樹人極大的自由裁量權。

一個衛所的編制是三千五百人。

之前沈樹人有三千五正規軍、一千家丁,還五六千從劉希堯那兒收編過來的部隊。

現在重新整編,就挑選體力和紀律人品相對可靠的,拉出三千人左右,與原先的舊部合在一起,再刨除之前的戰損、傷殘永久退役,編練出七千人的部隊。

原本單獨編列的一千家丁,現在也分別摻入到兩個衛所中去,這樣可以確保部隊的忠誠度,不至於因為反復無常的流賊老兵過多而三心二意。

新的隨州衛裏的各級軍官,絕大部分也都是從黃州衛裏、原本立功表現好的軍官士兵挪過去的。只有極少數當初反正投降時有過立功表現的流賊舊軍官,才會被保留職務。

重新編訂之後,黃州衛由左子雄統帥,隨州衛由張煌言統帥。

左子雄麾下有盧大頭、劉三刀等幾個千總,還有一些他當初帶出來的老嫡系。

張煌言麾下有沈福、沈練等幾個千總。其余把總級別的基層軍官,自不必提。

編制搞定之後,剩下的困難就是軍械和兵種。

沈樹人剛來的時候,就是一套草台班子,武器全靠花錢搞定,沒有建設自己的軍工生產。

前前後後靠外購搞定的火器,也就一千二百杆左右,還沒有大炮。消滅劉希堯後,繳獲了兩三百根火器,但質量比沈樹人買來的還差得多,只有鳥銃和老式火銃,連魯密銃都很少見,西洋斑鳩銃更是一根都沒有。

經過檢查後,有好幾十杆確認不太可靠的老式火銃,膛壁都磨得變薄了隨時有可能炸膛那種,直接被沈樹人廢棄淘汰、回爐煉鐵。

挑選一番後,全軍總共湊出了一千四百杆火器。

相比於七千人的部隊編制,這點火器數量,只能保證兩成的火槍兵編制,軍械打造必須提上日程了。

“這次我回南京、蘇州,會趁機多招募一批熟練的鐵匠過來,先從打造仿制魯密銃和斑鳩銃起步,至於老式鳥銃和火銃,以後我軍就不要造了。

免得火器配置型號過多過雜,彈藥補給不便。未來我軍精銳部隊,火器配比怎麽也要提高到三分之一,甚至五成。

不過,冬天這兩個月,火器工匠招到之前,先讓本地鐵匠打造一些配合現有火器使用的刀槍類兵器,這些難度比較低,普通鐵匠就能做。”

沈樹人確定各兵種編制規模之後,就先跟表哥透了個底,讓他這兩個月就能先有個明確的努力方向,免得浪費時間。

張煌言很好奇,以他的傳統軍事思維,覺得戚繼光戚少保留下的火器和近戰兵器配合的陣法,已經很完善了,普通火槍兵還有什麽特別的近戰武器值得配備?用現成的不好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