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心有猛虎(第2/3頁)

張煌言這次也是攜妻上任,沈樹人見到孫氏時,也非常客氣地行禮。他說起自己跟表嫂的表哥方以智是同年時,孫氏也忍不住笑了,感慨這世道真是頗多巧合。

另一邊,本縣知縣趙雲帆已經四十多歲,發妻已經徐娘半老,所以帶著兩個小妾來赴宴。

其余左子雄等武官不會帶家眷,就隨便在蘄州縣城裏找了兩個粉頭陪酒。

沈樹人請客不拘一格,也不會看不起武人,所以連武將一起請。

席上甚至還有那個張煌言帶來的西班牙雇傭兵教官,名叫菲德爾·皮薩羅,身邊還摟了兩個東南亞和倭國女人,似乎是鄭成功牽線挖他的時候,就一並許給他的。

明朝人還是很有骨氣的,哪怕是出來賣的女子,遇到紅夷蠻子也會視為鬼怪,給錢也不做它們生意。這才保住了晚明時社會健康的純凈,晚明那些描寫風月場景的作品,也從來不見那些美洲臟病。

雖然美洲病早在1520年左右就在西班牙人之間擴散開了,直到1630年,漢人都能保住不傳入中原,靠的就是生殖隔離。晚清華夏自尊淪喪之後,肆意接客鬼子,那些花柳才真正爆發式增長,到了連皇室都不能幸免於難的程度。

此時此刻,看到這一幕,沈樹人也暗贊鄭成功辦事還是挺有民族氣節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可以,但不能拿華夏女人去伺候他們!缺女人就找東南亞和倭國解決!

(日本那邊,因為戰國大名都需要“鐵炮”,一開始就願意拿女人籠絡南蠻商人,她們習慣了,所以不存在壓迫。早在1543年“鐵炮傳來”時,種子島時堯就命令家臣把女兒送給南蠻火槍工匠)

酒席很快正式開始,桌面上擺的酒菜和點心,還是張煌言從蘇州帶來的。

沈樹人也一改平時的簡樸,每人案頭都擺了會稽山的黃酒,蟹黃蟹膏釀的禿黃油,還有精致的蘇式月餅。只有蔬菜和雞鴨魚肉是黃州本地所產。

隨著眾人落座,其他客人看到同知大人身邊左擁右抱有嬌俏美人侍酒,也是驚嘆不已。

“一直只知同知大人勤政嚴謹,與民同苦樂。如此年少銳意有為,才當得這般才子佳人的佳話嘛。下官實在惶恐,便是看一眼都覺得罪過,實是大開眼界。”

趙雲帆摟著自己的小妾,發自肺腑地感慨佩服。

“沈同知才高八鬥,為政幹練,還敢犯顏直諫,美人自當配英雄。”

左子雄是個粗人,不會說話,但他就是覺得沈同知有美人相伴他是服氣的,至少比南京那些腐儒更配得上被絕色佳人環繞。

“誒,今日只是讓大夥兒中秋團聚,說這些作甚。”沈樹人一副與民同樂的樣子,連忙岔開話題。

雖然他身邊有陳圓圓董小宛,可別人身邊也有無名美妾和粉頭,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眾賓客中,唯有張煌言面色如故、飲酒如常,結果還引來孫氏好奇,偷偷掐著他問:“你怎麽不看?那倆美人都是你表弟的小妾麽?真是我見猶憐呢,天上少有,人間難尋呐,竟能一次找到兩個,這是什麽福氣。”

張煌言被旁敲側擊得扛不住,也只好承認:“我原先見過,當年在蘇州,表弟請那位陳姑娘給大夥兒唱過《牡丹亭》。他也沒正式納妾呢,姑父怕耽誤他跟高門大戶聯姻。”

孫氏聽他承認得坦蕩,反而心裏舒服了些。她其實也知道,自己純粹是因為陳圓圓和董小宛太過美貌,莫名其妙生出一股危機感。

這邊調笑打鬧,另一邊酒席已過數巡。

已經鐵了心要抱好同知大腿的趙知縣,也是變著法兒提議:“當年東坡先生為黃州團練副使,今日沈同知也是兩榜進士、天下諍臣、同列此位。將來在這黃州地方志上,怕是要追跡東坡先生了。

如今又逢中秋佳節,不如我等也拋磚引玉,吟詠佳節佳人,以沈同知高才,說不定能留下堪比東坡的千古名篇呢。”

沈樹人聽了這話,卻是僅有的一點酒意都醒了。讓他吟詩作賦那不要他命麽,還想追跡蘇東坡呢,不出醜聞就不錯了。

他連忙否了:“誒,不妥不妥,東坡居士珠玉在前,我輩寫什麽都是糟粕。何況東坡居士當年處在太平之世,如今卻是國難之秋。大家有興,不如講兵論武、紙上談兵,也好過吟詩作賦,無病呻吟。”

一頂大帽子扣下來,趙雲帆也知道這個馬屁是拍不成了,只好作罷。

沒想到,旁邊還有個低情商的左子雄,原本一直在那兒喝酒,大氣也不敢出,不敢跟文官高談闊論。如今酒勁兒上來了,聽沈樹人支持,他立刻就開口了:

“同知大人,既然不怕煞風景,末將倒有一事想與諸位探討——剛才上午到了蘄州之後,我便去了軍營巡查,驗看了本地團練的火器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