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鄉試揭曉(第2/3頁)

至於中國人不愛吃雞胸肉、覺得太柴太幹,這不是明末亂世該考慮的,能讓更多百姓活下去是第一目標,口味是可以犧牲的。

除了豬和雞鴨,魚類也有一些可以改良的品種。沈樹人稍微想了想,後世吃到的那些大塊肥厚魚排肉、還沒什麽骨頭的品種,只要是如今大明不養的,都要想盡辦法引進。

不管是東南亞的龍利魚、沙巴魚,還是非洲的羅非魚,美洲的清江魚。不管肉好不好吃,只要符合長肉快、沒有生態危害,都要想盡辦法引進。

而且這個領域,可以操作的空間也是最大的。因為跨大洲運輸淡水魚,是之前的航海家們幾乎不會考慮的事情。在海船上要讓活魚不死、經常換淡水,成本太高了。

只有沈樹人理解物種引進的巨大價值,一開始哪怕不惜血本,只要種進來了,後續幾何級數繁殖,絕對一本萬利。

一圈羅列下來之後,谷物、蔬菜、豬雞鴨魚全部在著力引進之列,唯獨牛羊他沒考慮。

牛在大明是用來種田的,吃肉太浪費了。而羊價格高昂,比豬肉貴很多,明末羊已經不算是平民食物了,犯不著引進。

何況牛羊都是北方草原畜牧民族的強項,沈樹人也怕太早把精力花在牛羊改良上、萬一擴散開來之後,先便宜了韃子,那就劃不來了。

把這方面要做的事情都整理好之後,沈樹人也不客氣,一方面找到鄭森,跟鄭家商量,讓他們想辦法尋找符合這些條件的海外物種,一旦找到,沈家願意出重金購買,或者雙方一起開發,分享其利。

另一方面,沈樹人也琢磨著讓自己家裏弄幾條新式大海船,甚至可以問鄭家或者紅毛洋夷買,然後再雇一些鄭家的水手做領航、配上沈家自己的人手,出去貿易探險。

這條路如果是倒退半年,沈家也是不可能走通的。因為自崇禎初年以來,大明的海貿版圖就已經劃分得很清晰了,長江口以北歸沈家,長江口以南歸鄭家,互相不撈過界,井水不犯河水。

不過現在麽,鄭森已經被沈樹人勸誘,還弄到了南京做人質。恩威並施之下,要求鄭家允許沈家的少量海船去南方探險,想來鄭芝龍也不敢拒絕。大不了沈家也給點船旗銀子,讓鄭芝龍面子上過得去就行。

算算航程,就算一切順利,去印度尋找新物種,至少也要大半年才能回程,去非洲的話至少一年多,歐美可能要兩三年。

沈樹人列好計劃之後,一方面給父親寫信買新船、調水手,一邊就跟鄭森商量。

鄭森如今也是熱血少年,知道這種事情利國利民,便全力借用家族資源幫沈樹人一起弄。

反正鄭家也不虧,新物種弄到手之後他們自己也能繁殖的。

……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有些事情雖然見效慢,但不開始就永遠不會有結果。

安排完物種引進這步閑棋後,農業方面的創新,暫時也就沒什麽可做的了。剩下這點時間,沈樹人把目光重新投回手工業方面。

煉鋼造炮不會,那就從手頭資源、人才最充足的領域做起。

沈樹人手頭目前也沒有別人可用,就一個董小宛,是開繡莊出身的,閑著也是閑著,沈樹人就把目光盯到了紡織業上。

明末小冰期,氣候比正常環境更寒冷一點,窮苦百姓的紡織品肯定也是不夠穿的,不存在產能過剩。如果能提高一點生產效率、解放出勞動力,就能讓更多人手去打仗和種田。

當然,沈樹人不會再讓董小宛去琢磨那些高端的蘇繡,那些奢侈品技術的進步,對亂世毫無價值。要改良紡織業,也得從松江棉布這些普通窮人的衣服面料上動手。

沈樹人讓人拿來家裏販賣的各色面料樣品,還有現有的織機,每天觀摩生產工藝和成品。短短幾天之內,他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明朝的棉布普遍比較窄,正常的棉布才一尺八寸的幅面寬,松江棉布中有一種叫“三梭布”的,也只能達到四尺寬,但是需要非常繁瑣的織機才能織出來,一個女工還搞不定。

一尺八寸寬、五丈長的一匹棉布,要銀子兩錢。

四尺寬的三梭布,面積大約是普通布的二點三倍,但售價可以達到六錢銀子,也就是普通布的三倍,可見多出來的零點七倍溢價,就是為布匹的額外寬度買單的。

更寬的布做衣服做被子的時候需要的裁剪縫合工序會更少,邊角廢料也少,利用率高。

見到這個現狀後,沈樹人也免不了讓董小宛想想辦法,每天跟他一起切磋,看能不能改良一下機器。

畢竟沈樹人在21世紀時也找裁縫定做過衣服、看到過21世紀的布匹。後世的紡織品根本不存在寬幅限制,想織幾米寬一卷的布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