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先生

“有卿輔佐,本宮便可安心了。”

朱標揮了揮手,劉瑾上前扶起閻東來落座,後面的話閻東來不好說,陳佑宗起身拱手替好友張目道:“恕臣冒昧,殿下淵圖遠算意在無遺,啟用明升必有深意,只是明升少不經事……”

不等陳佑宗說完,朱標便用頗為冷冽的聲音打斷:“所以才要閻卿替本宮提攜指點明升治理好四川!”

“諾,臣等明白了。”

看來明升不是簡單的幌子,倆人心中立刻警醒,看來對其的態度也要有適當的轉變,有必要拉攏示好,皆為東宮門下,不求親如一家,起碼也不該太生分。

尤其是閻東來,事情既然已無反復的余地,那麽就要排沙簡金,從目前殿下的態度來看,明升只要不是扶不上墻的爛泥,那麽將來必有遠大的前程。

由此亦可見人各有命,誰能想到在京中宛如笑話一般的歸義侯,竟還有如此運數。

這兩個都是極聰明的人物,將自己的意思傳達明確後,朱標的面色也就和緩了下來,這番敲打是很有必要的,若閻東來真有心,明升被架空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四川緊鄰雲貴局勢緊張情況多變,朱標沒有心情看他們爭權奪利,有些事由他直接定下,再好不過。

“雲南歸復後,與南洋諸國的聯系當更多些,卿在四川多趨商民往來貿易,並適當交好各國權貴,若有所需但來奏請,若有情急便宜行事。”

太子殿下果然瞧上了南洋諸國,倆人都是傳統的士大夫,在他們看來莫說南洋這等偏遠地方,就是雲貴遼東都覺得沒有收復的必要。

可君主既然想要開疆拓土,而國朝又有足夠的實力,那麽他們也就不好勸阻,只能附驥攀鱗為君效死。

雲貴兩地雖然也臨近南洋諸國,可這兩個地方能不生動亂都算萬幸了,自然也不指望能有什麽臂助。

朱標交代了很多,有些話不好跟明升說,他還太年輕,交代太多也消化不了,這也是他特意安排閻東來輔佐的原因。

不多時閻東來便告退了,回去後還得尋個空約見明升好好交流一下,畢竟按目前的情況來看,起碼是要共事數載了。

等其退下後,殿內沉默片刻,朱標好似不經意的問道:“本宮定下了明升,他們沒有什麽怨望之言嗎?”

洪武元年的時候,自己父皇為了幫他穩固太子儲君的位置,硬生生安插了大半個朝廷重臣兼任東宮屬官之職。

其內不談開國勛貴,浙東文臣也有不少,只是後來在京中的因劉伯溫及楊憲失勢倒台被貶趕離京城任職地方,數年來撫民安邦政績斐然,但職位隱隱也都到了瓶頸。

地方官員政績資歷夠了後,要麽升遷入京,要麽就是封疆經略一方,京中向來是淮西一系的自留地,他們入京無異於自投羅網,那麽就只剩下另一條出路了。

尤其即將卸職的可是浙東領袖,這個位置如果不是自己人接上,那浙東一系可謂是損失慘重,在朝堂的發言聲將更加微弱。

陳佑宗低聲應道:“便是有也不敢在臣面前表現出來,何況他們本就不該有,提拔貶黜皆出於上,為人臣子豈能因此而怨!”

“不敢不代表沒有。”

朱標略微陷入思索,朝堂之上必須要有平衡,目前淮西一系已然是一家獨大,一家獨大還可以容忍,可朝廷上若只剩下一個聲音,那絕對是不行的。

這也是為何楊憲倒台後浙東一系看似折損無數,實則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大多都是被貶到了地方要職。

如果不是朱標插手,劉伯溫的位置老朱必然是安排浙東一系的官員接手,一個封疆大吏才有資格扶佑黨羽,抵抗來自中書省及軍方的壓力。

現在這個位置沒有了,朱標無論是出於安撫還是平衡的目的,都有必要提拔一個浙東一系的官員入京任二品以上的職位。

可現如今想來,浙東一系還真就是無人可用了,沒有一個有能力有威望在京中站穩腳步的。

不由嘆了一聲:“可惜章溢先生去的早,南陽郡侯更不用提了。”

章溢曾任禦史中丞、贊善大臣、太子贊善大夫,真正的人傑王佐之才,朱標還記得年幼時曾聽他講學過《大戴禮記》和《宗室六箴》,有師生之誼。

只是當時戰事多變,才不過月余章溢就被老朱傳喚回前線隨軍參謀,直到開國,朱標都沒有機會再聽他講學,如今想來深以為憾。

倒非先生宋濂講學的不好,只是這兩位先生完全是兩種風格,若真論起來宋濂的風格較為常見,畢竟很傳統,而章溢的則是少見。

鴻翥章公,鷹揚其猷,虬髯戟張,稜稜紫眸,再集鄉旅,遏懲窛仇,出入風裁,三事允修。